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血色之宴(一) (第1/2页)
苍穹之上,群星黯淡。 沃野之里,明光不显。 楚国荆山行宫建筑群紧随着山势,如一只蛟龙,蜿蜒伏地。 风过,丛林里悉索一片,于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当中,伴随着怪叫而现,夜晚的山林,正是如此令人敬畏。 噹! 是编钟在作响。 咚咚! 是鼓乐被敲击。 呜呜呜! 是号角在嘶鸣。 叮叮当当,那是觥筹交错,伴随着楚国君臣的笑声,响彻大殿,在一片灯火辉煌之中,列于上首的楚王,望着正中央翩翩起舞的十位舞姬,放肆的大笑。 他的剑,时时刻刻都悬在他的腰间,一步也不敢离。 “哈哈,好,真好,子玦吾弟,当得大功也,没想到在这荒野之地,却有我宫中舞乐,今日寡人众臣,不醉不归!” 楚王的一只脚,就踩在长案上,单手高高举着酒爵,那里面酒水正如一条线,流入他的口中。 下方群臣尽是豪迈,纷纷叫道一个好字。 宴席开始已有半个时辰,氛围几乎要到了顶点。 “臣为大王司宫,自然为大王所谋,知大王所好舞乐,岂能不加以准备。” 下方的子玦虽是面色通红,可依旧保持着清醒。 在他的另外一侧,乃是涓人郑怀,从始至终他都是正襟危坐,极少饮酒。 “吾弟者,忠臣也!” 楚王又是欢快地大叫起来。 坐于其后的南太后或许是觉得有些无聊,刚想要起身离去,却见的景鲤举着酒爵,走了过来。 一张满是皱纹的脸面尽是通红,一双饱经风霜的眸子笑意正浓:“启禀大王太后,昨日老臣收到秦丞相书信,乃说公子子兰在秦国水土不服,染了风寒,至今未愈,若要其归国,恐怕得修养上几日呢!” 此言一出,南太后美丽的心情是荡然无存。 所谋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其子子兰,如今子兰不归,又为谁而谋。 “令尹此言当真?” 南太后一着急,竟问出了这样的话。 老景鲤呵呵一笑:“启禀太后,此乃秦丞相之言,还能作假,老臣这就将书信给太后呈上来!” 说话间,景鲤已在身上摩挲起来。 南太后将手一抬,顺势说道:“不必了,那信中可有说明,几时可痊愈归楚?” “信中虽未说,但老臣猜测,恐怕是不容乐观,子兰公子连续三日,每日吐血一升,更是不进一滴饭食,这……恐怕……” 子兰生病,熊横是不大相信的,他更是不相信,连续吐血一升,就现在的这种医疗技术下,还能存活,真当他是武林高手了。 没想到景鲤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挑事。 南太后闻之,面色陡然暗淡,身形竟也不自觉地萎靡了一些,口中喃喃念叨子兰二字。 子兰乃南太后之子,对于南太后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这……这岂能,公子在楚国时,一向体质不错,如何会突然生此大病,是不是秦人故意使诈,不想让公子归国?” 南太后再问时,景鲤只顾站着,却再也不说话了。 “一定是的,秦人不想让他归国,因此便加害于他,可是秦人为何要这么做……” 忽然间,南太后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一双眸子死死的盯着景鲤。 子兰不能归来,无疑对景鲤好处最多,而且他与秦国丞相魏冉,素来关系不错。 啪! 南太后一巴掌,拍在长案之上,四下里的臣子乐人俱是一惊,纷纷将目光投至这边来。 “下去,都下去!” 南太后狂怒,乐人舞姬们岂敢久留,纷纷都退了下去。 这样也好,以免一会儿战起来,影响到了他们,此次事变,在座之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除过他们。 “老妇人再问令尹一句,此言可是当真?” 南太后冷冷地说道。 见此情形,熊横早就一言不发,甚至将自己的身形,稍稍往另一边移了移。 “启禀太后,老臣之言俱是无虚,老臣已是书写交代秦人,务必要使我楚国公子性命无虞,否则我楚国将再起大军,攻伐秦国。” 老令尹依旧镇定自若道,面上始终藏着一缕笑容。 见及此,南太后倒是镇定下来,只见她落座于长案之后,继续问道:“老妇人明白了,今我儿就是那板上之鱼rou,秦人方是那刀俎,是死是活,全凭秦人一句话?” 她可不会认真,子兰就真要死了。 这一切不过是景鲤玩的把戏,勾结秦人来威胁他的把戏,她方才所云的刀俎,并不是秦人,而是景鲤。 “太后如此猜测,似乎……似乎也并无道理,毕竟秦人知我楚国当国者,乃是太后南氏,而非楚王也,妇人之爱子,人尽皆知,以为子兰来要挟太后,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不知太后以为呢?” 南太后起身,伸出手指直指群臣:“老妇人知晓,你们当人有人对老妇人监国颇有怨言,在朝堂上不说,今日倒是用这子兰,来威胁起老妇人来了,我楚国的大令尹,你不会就是当中之一吧?” 景鲤双手拱之,朝着上首太后依旧是不失礼仪:“非也,昔日太后监国,老臣也是愿意的,只不过……历年以来,我楚从未有过此先例,楚王弱冠而不当政,于礼法不和。” 方才南太后震怒,群臣还不明所以,现在听两人对话,才是明白过来。 景鲤以秦人挟制子兰性命,来要挟太后。 偏偏这太后就这么一个子嗣,偏偏这太后要执掌朝政,就必须得依托其子。 “照令尹的意思,倘若老妇人能还政于大王,那秦人便能医治好公子子兰,让其能活?” 南太后再问,景鲤依旧是神情不变:“应该是吧,还政于大王,那太后便不再掌管国事,秦人纵然是拿了子兰,也要挟不了太后,甚至还能让其平安归国,被大王封君。” 听到被大王封君二字,南太后终于是回味过来,她深深地忘了楚王一眼。 今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