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黔中户籍长 (第2/2页)
雅致整洁,就犹如那府邸大门,虽不宽阔,却能掌握着一郡之地的百姓。 由樊宫引着,进到一处大殿,举目望去,四下里尽皆竹简,一张长案之上,正有一卷铺开,旁边的砚上的,正有未干的墨迹,看来樊宫刚才就是在这里办公。 “大王请坐。” 樊宫引着楚王落座,自己则立于下首,在等到楚王的示意后,方才落座。 望着里面的一切,熊横是颇有感慨,谁能想到这随意一看,却是发现了一位实干之臣。 “不知户籍长乃何方人士?” 见楚王有问,樊宫躬身道:“启禀大王,臣就是这长沙人士,五年前曾往郢都求学,其后在东方学宫,学习纵横治国之策,又精通于算数,大王诏令,我新开户籍司后,臣受了举荐,做了这黔中户籍长。” 就熊横所知,户籍司中这样的臣子有很多。 他们多是在郢都求学求官,在设立户籍司后,直接在郢都被招募,其后在学习了一段时日后,才被派遣至楚国各郡各县令。 每一郡设立户籍长一名,掌管此郡户籍之事,至于每一县都派遣三名户籍官,整日所做的事就是行走与各个乡里,为楚国的百姓们登记造册,樊宫能成为户籍长,那必然是当中的佼佼者。 “可是在户籍令门下求学?” 户籍令公孙段者,在东方学宫中颇有名望,麾下聚集了一大批精通于数术的士子,因此楚国户籍司中绝大多数的官吏,都是从此中而来。 “回大王户籍令正是臣之师,如今臣之所用楚王象数,便是由他传授于臣。大王有所不知,户籍之事,一则在于登记,二则在于统计。”
“这登记倒是好说,无外乎就是手累一点,眼睛累一点,可这统计却是麻烦了,若是少有出错,则全部都要重来,如今有了这楚王象数之后,何止是容易了一点,大王英明之思,臣等莫测也!” 方见楚王时,还是十分的拘谨,连说话都有些紧张,现在倒是拍起马屁来了。 “哈哈,寡人今日所来,可不是来听户籍令恭维之话,寡人是想知道,我国事府户籍司行与诸郡县,可有遇到何难处?” “臣启禀大王,臣在黔中之郡,郡守钟离多有配合,令下达诸县,乃有其县尉辅佐于臣行事,编户之事,臣未遇到任何难处。” 听樊宫说完,熊横再度大笑起来。 “寡人初看你时,只觉得你为人朴素,却颇有志向,其后在看,虽有拘谨但却也兢兢业业,至于现在嘛,才发觉户籍令实则内秀之人,你如此为钟离说好话,可是受了他的好处,须知你要升官,还需得靠国事府户籍令呢?” 虽是玩笑之语,却是将樊宫着实一惊,立即起身道:“臣回大王,臣句句属实,决计不敢有虚假,大王且看,臣之编户之事,也的确是进行颇顺!” 说话间,就将长案旁一封竹简递过来。 熊横打开,当先一行就写着:溪山县邱乡上水亭户一、彭,地一百一十亩,家中妻妾二、子三、女二、老二合十…… 卷轴之后,尽是此种格式,以户为单位,家中几口人几亩地俱是记载的清清楚楚,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将来的税收和徭役。 楚国行郡县制度,以百户为一里,是最小的单位,设里长一名,等到户籍编辑好之后,乃由各县户籍司掌管,每年征税之时,就是以此为单位。 看过这一卷后,熊横再翻开一卷,也尽是如此。 “大王,臣之居郡府,行监察之权,此尽是由溪山县户籍官送来。” 樊宫又解释了一番后,熊横才是点点头。 “户籍令说的不错,编写户籍之事在我黔中一郡,的确是进行的不错,想我楚国拥郡县之名已经几十载,方到今日,才能有这郡县之实也,此事户籍长做得很不错!” 楚王的嘉奖,无疑也是对户籍司的肯定。 樊宫立即谢礼道:“臣多谢大王。” 熊横起身,走至樊宫身前,拍拍他肩膀后,将自己腰间玉佩递给他:“户籍长而立之年,就能执掌我楚国一郡之户籍,足见其才,将此玉赠与户籍长,望我楚国再出户籍大才!” 樊宫思付片刻后,终究没有推脱,而是双手接过。 户籍司的工作如此有效率,那到今年收税之时,国府税赋必然可以增加。 次日,长沙城中群臣尽出,为楚王送行。 熊横又至大江之上,继续乘船南下,途径寿春之地,又到了许久,路上边走边看,到江东郡时,已然六月。 见过了江东郡守,也见过了东越国君越无肆,往后北上去往齐国徐州。 再次踏上这一条路,熊横感触颇多,一路上更是受到了齐国君臣的礼遇,终于是在七月初六这一日,进入徐州地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