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我在练手感 (第2/2页)
在练手感。” 江枫翻了下白眼:啊!对对对!你说是就是吧! 死鸭子嘴硬。 梁宽又跟老板要了十个圈,还不到一分钟就丢光。这次,终于有一个圈是碰到了边,但没圈中。 老板看梁宽就感觉特别亲切,还好心地抽出一根烟,递过来:“兄弟,别急,先抽根烟。” 梁宽多少有点挂不住脸,接过香烟,但没有抽,夹在了耳朵后面,:“老板,再来十个。你这圈感觉太小了呀!能圈进去吗?” 老板看出来了,这人看中了那只“猪”。 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胶圈没问题,还亲自示范一次。只见他站在梁宽的位置,随手一扔,胶圈立即套住了那只“猪”。 “瞧,胶圈没问题的。” 言外之意,问题在你身上。 看着梁宽无力反驳的样子,直播间的人笑抽了。 好家伙!自己不行,就怪胶圈? 当梁宽足足丢了一百个圈的时候,江枫终于看不下去,干脆跟老板说道:“老板,他再出两百,你把那玩意给他算了。”
老板微笑地看着梁宽,问道:“兄弟,你怎么看?我是无所谓的。也不用两百,给一百就好了。” 哪怕是现在送给梁宽,他也赚麻了呀!所以,也没有太贪心,收一百就好。 梁宽脸皮再厚,也感觉呆不下去,周围还有美女看着呢! “咳咳!那老板你拿过来吧!”无奈之下,赶紧又扫了一百元过去。 要真是再丢一百个圈,都套不住猪,小孩子都要笑话他。 老板心情很美丽,要是每天来多几个这种顾客,小日子滋润呀! 脸面虽然扫地,但想到这可能是件值钱的古董,梁宽也就没那么难受了。恰钱嘛!不寒碜! 就连直播间的观众也表示,如果真是值钱的东西,他们也愿意被人看笑话。只要能赚钱,无所谓啦! “帮我看一下。”梁宽把那只“猪”递给江枫。 两人没有在这里逗留,一边走,一边聊。 江枫接过来,假装看了一会。 泥塑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秦汉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 闻名世界的秦朝兵马俑,就属于泥塑的一种。 秦汉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再次刺激了泥塑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 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 宋代的时候,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 元、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 “我怎么感觉是个储钱罐呀?”梁宽看着猪背上的一个孔,终于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猜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