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与孙子论道,弹指灭楚!(求订阅) (第1/5页)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正文卷第一百一十一章与孙子论道,弹指灭楚!最新网址:早在吴王僚的支持下,苏澈的职位从大司徒升迁太宰。 太宰,这是天官,是六卿的首位,总管全国大事。 这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话语权可不是大司徒能相提并论的。 由太宰苏澈主持的变法,第一步就是对吴王僚的三个堂兄弟动手。 三位公子被收回特权、城池、以及府库里的一切财富。 这场突袭之所以能如此顺利。 一是因为,诸侯很少会对卿大夫下手,在此之前,还未有这个先例。 二是因为,这是突然袭击,是不讲「礼」的行为,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这般动兵。 说来很是可笑,明明已经礼崩乐坏了,可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依旧在战场上讲礼。 毫无疑问。 这一次突然袭击,突然的下手,直接把三个公子给打懵了。 他们从未想过,竟然有如此不讲武德之人,来偷袭他们! 苏澈这边,公子光最是无法接受,一直以来,他都在期待着自己能坐上吴王的位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威望,各种努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登上吴王之位。 然而随着这一次突袭,这一切美好的幻想,就此破灭,也注定了他再也不可能登上吴王之位了,既然如此,那继续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公子光坦然赴死,而其他两个公子,倒是没有这般的志气,他们虽然失去了一切,可作为吴王的堂兄弟,还是能当一个清闲的公子,至少是衣食无忧的。 即便在这个时代,大部分普通人的看法依旧是,活着总比死了好。 三个公子的兵权被回收,府库里的财库,全部收入到国库之中,这直接丰盈了国库,同时吴王僚所掌握的兵力也进一步的扩张了。 掌握的兵力增强这么多,吴王僚说话的底气也更足了。 他直接对吴国所有的卿大夫下令了—— 「改革势在必行,吴国必须经过变法才能强盛!所有阻挡变法进行的,都是吴国之罪人!」 如果公子光还活着的话。 这句话一出,公子光多半要站出来了。 因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他必须得站出来成为吴国所有卿大夫的表率。 他会义正词严的对吴王僚说: 「天子无权干涉诸侯,诸侯无权干涉卿大夫,此乃天下之共理,你今之为,乃是大逆不道,倒行逆施之举!」 可惜的是,这么好的机会,已经嗝屁的公子光是看不到了。 他被苏澈先下手为强,直接拿下,接受不了,摸脖子自杀了。 三个公子一无,无疑是敲山震虎了,吴国所有卿大夫一个个瑟瑟发抖,根本不敢多说什么。 趁着这个机会,苏澈直接上书。 他对吴王僚说:「时机已经成熟,既然吴国上下,所有卿大夫,无人敢不从,那便趁机将他们的兵权全部收回吧!」 吴王僚下意识的问:「如果有不从的人呢?」 苏澈淡淡的说:「不从者,杀之!」 吴王僚眯着眼睛,点了点头说:「那便如此!」 原本吴王僚还担心改革失败,情况变得非常糟糕,此刻这般顺利,那自然要大刀阔斧,继续改革下去! 只要将吴国的兵权全部收回,那他的权利就会再次集中,成为吴国真正的话事人。 原先苏澈仅仅只是裁撤了一部分人的世袭爵禄,军民人等全部论功行赏,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无数抗议。 此刻收回兵权这一条令一出,吴国上下,瞬间沸腾,有卿大夫誓死不从,直接 反叛。 在他们看来,如果丢掉了兵权,那他们在这吴国,便是待宰的羔羊!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坚持古礼,认为被剥夺了兵权,比杀了他们还要严重,所以哪怕是死了,也不会顺从。 面对这种情况,苏澈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既然想死,那就让你们死! 直接开杀! 不杀个人头滚滚,不杀个血流成河,那这改革就永远不可能完美进行。 暂时的妥协,换回来的永远是对方的得寸进尺。 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杀得他们再不敢言语,才能将变革顺利的推行下去。 不流血的变革,哪能叫变革呢? 此刻吴国有孙武、伍子胥、苏澈这样的名将在,这群抵抗的卿大夫,根本就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已有取死之道! 几日后。 一座小城池中。 苏澈刚刚攻破了这里,在攻进来的瞬间,卿大夫纪直接自杀,连带着自杀的,还有他的家臣。 苏澈进入这座小城里后,几乎所有人都用仇恨的眼神看着他,那眼神仿佛要吃了他一样。 随着改革的进行,原本名声还很好的范子,在这段时间,几乎rou眼可见迅速变差。 范蠡成为了女干佞之臣的代名词,名声之臭,连越国、楚国都能听到。 苏澈提出的之改革变法,本质就是中央集权。 可这毫无疑问直接把卿大夫阶层给得罪死了,他们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苏澈。 恰恰是他们这样一群人,往往是掌握了话语权的。 底层的屁民,又懂什么呢? 苏澈出的政策,对底层的百姓很好,让他们能吃饱饭,穿暖,甚至偶尔还能吃到rou。 所有平民对范子感激涕零,将他奉为圣贤,可问题是,他们这一批人,连字都不认识,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在古代,「民心」这东西,往往说的是权贵阶级,是那些读过书的人,因为他们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至于那些底层的百姓,这群黔首、庶民能懂什么?? 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是被剥削的层级,凭什么要对他们好? 反而让卿大夫、士大夫这些贵族阶级遭殃? 这是什么道理? 这群既得利益者,根本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他们的存在,是周朝建立至今,这么多年下来的规定。 每个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