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修仙的我长生不死_91~92:若得筑基杯中酒,何须舍外总低头(二合一大章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1~92:若得筑基杯中酒,何须舍外总低头(二合一大章求月票) (第2/5页)

通过前方的第二重盘查后,才顺着人流走过龟蛇峰的山道,心里放松了不少。

    回头一看,后方还有更多修士还在乌泱泱的排队。

    上空,长寿宗的灵舟悬浮。

    诸多弟子身穿制式法袍巡游,威风凛凛。

    灵舟上,隐约还可见一些坐着的人影,想来应是筑基修士。

    陈登鸣心中暗暗铆劲儿,一定要成为加入宗门,成为筑基修士。

    不说别的,就看现在的场景,同等修为,身份不同,境遇就完全不一样。

    身为散修,宛如杂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看人脸色行事。

    宗门弟子,同样也只是练气,修为不比他高,却可冷高高在上俯视,决定散修的去留。

    他收敛心绪,查看手中宛如玉符般的路引,两侧都有长寿宗的龙龟标志。

    输入一丝灵气,路引霎时亮起,其内讯息浮现。

    “姓名:高虎

    来历:东域边陲明月坊附近修士

    实力境界:练气十重

    是否证实:已证实。”

    “看来只是一次简单的盘查并记录来历.”

    陈登鸣心中思索,看了眼不远处路口巡游的长寿宗弟子,当即凑过去套近乎。

    一盏茶后。

    原本垮着个脸的长寿宗修士笑眯了眼。

    捏了捏手里的中品灵石,又故作姿态的干咳一声,上下打量陈登鸣道。

    “高道兄,以你练气十重的实力,却要去加入长春派?这不是委屈了你?”

    陈登鸣从其话语中听出一丝揶揄之意,含笑抱拳道,“不委屈,其实高某做梦都想加入长寿宗,只是毕竟如今年龄大了些,也不敢蹉跎一年时间浪费尝试。

    若是能加入长春派,日后慢慢修行到筑基,理应是能再加入贵宗的吧?”

    “呵呵呵,筑基?高道兄还真是高,真敢想啊若是真成了筑基,你当然是能加入我长寿宗的,到时我小刘,可都得喊您一声师叔了。”

    刘姓修士语气略带讥诮,话语阴阳怪气。

    陈登鸣早年就遇多了这种阴阳人,面色丝毫不改。

    听到对方说在长春派筑基了就能加入长寿宗,心里也是一喜,继续谦和询问对方诸多讯息。

    一块中品灵石的打点费用都给出去了,这挨点儿阴阳怪气的挤兑话语,也得把讯息问到才是。

    所幸,这刘韬虽是个阴阳人,还是拿了好处就真办事的。

    一番询问下来,陈登鸣也算是清楚了加入长春派所需具备的条件和需要通过的考验,心情却变得沉重起来。

    “长春派招收散修,需要下品灵根的二十五岁以下就达到练气五重的实力,中品灵根的,只需四十岁以下,直接就可加入”

    “那我现在骨龄是五十岁以内,实力却达到练气十重了,这该怎么说?”

    陈登鸣将疑惑说出后,刘韬表示也爱莫能助。

    因为像陈登鸣这种情况的,很少见。

    或者说,近百年内都没出现过。

    自然也就没有在这方面作特定要求。

    具体需要在长春派招人那天,去仙门现场确定。

    而除了年龄和资质方面的要求外,长春派还会考验弟子心性、品行等各个方面。

    至于长寿宗招人,那要求就更严苛了。

    散修也收,却只收十五岁以下中品灵根以上的。

    年纪大的,无论什么实力,一概不要。

    当然,若是散修中有筑基修士愿意加入,长寿宗也是欢迎,却只会聘请为外务执事,而非收作弟子,无法学习根本法。

    法不轻传。

    散修中突然冒出十五岁以下的中品灵根者,不是没有,基本都是一些散修自己的后代,或是一些偏僻旮旯里突然冒出的具备灵根之人。

    这些人跋山涉水来加入长寿宗,年龄又不大,忠心可培养,属于朱砂痣。

    散修中冒出个筑基修士,那就纯属蚊子血了,绝对是已在多个修仙家族盘出油的老油条,招收这种老油条做弟子传根本法,怎么可能?

    陈登鸣打听清楚所有情况,很想再从阴阳人手中,把一块中品灵石的讯息费抢回来。

    他算是清楚对方不过练气七重的实力,优越感何在了。

    没错,就在于其长寿宗正式弟子的身份。

    放在前世,这刘韬就属于正儿八经的有编铁饭碗公务员。

    而他陈登鸣,就是自忖有社会经验有能力,却年龄太大的社畜,想要考进去,却受限于年龄,都没资格去考。

    所幸,也许长春派还能打开口子。

    没有先例,不代表不能开个先例,事在人为。

    五日后。

    长春派地界,长乐坊内的一片住宅区内。

    才来到长乐坊落脚的陈登鸣,和气的提了些东西拜访着左右四邻。

    一直拜访到隔壁一家李姓修士时,不动声色的在礼品中,多添了一枚漂亮可爱的发簪法器。

    “呵呵呵,高道友无需如此客气。”

    “应该的,高某初来贵地,人生地不熟,日后大家都是街坊四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嘛!”

    陈登鸣客气道。

    邻居李姓修士收到礼物,含笑客气了一句,二人稍微寒暄一番后,便各自回了屋舍。

    “爹,这姓高的还挺懂事,大概是知道我伯伯的身份。”

    李姓修士屋内,一名十几岁的小姑娘撇嘴道。

    李荣皱眉摇头,“丫头别瞎说,这高道友给街坊四邻都送了,出手很大方,我看人还不错。”

    小姑娘‘哼’了声,翻开礼品袋,一眼就看到了袋子中的法器发簪,登时眼睛一亮。

    “哇——好好看的发簪,这是我的了。”

    “嗯?”

    李荣诧异,看了一眼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