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儒生、道长 (第1/2页)
黄昏将近,占城开始冷清起来,街道上见不到多少人影。 自从李璟找个理由,正大光明扣押占城贵族,并抄没他们的家产,并将所有贱民削去贱籍,分给这些成为贫民的人田地之后,占城周围的田地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此时,还有许多人还在田地辛勤劳作,期望他们脱离贱籍,翻身做主人的第一季粮食,能够有好的收成! 比起以前还没有脱离贱籍之前,他们更加卖力,对水稻更是看护有加,在田地里挥洒着他们辛勤的汗水。 再苦再累,他们都觉得值! 这些田地里收上来的粮食,除了要交一小部分以外,剩下的都是他们的,这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占城北门,一支队伍正从远方缓缓而来! “那支队伍是干什么的?去几个人看看!” 城门官对身边的守卫道。 四五名守卫立刻跑了过去,双方一番交流,这才知道这支队伍,是朝廷派来教化当地人的儒生,以及传播新教的道长。 守卫让同伴回去告诉城门官,他们跟队伍朝占城北门继续前进。 城门官得知这是朝廷派来的儒生、道长,急忙吩咐人去王宫报信,他带人去亲自迎接。 同时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另外派人去通知城中治安军,过来维持街道上的治安,直到儒生、道长顺利抵达王宫。 其实他这么做根本是多此一举,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城里的居民大多都在田里耕种,根本不会有人过来围观。 即便是留在城里的,也都是些妇孺,妇人忙着生活做饭,根本没有闲工夫跑出来观望,孩童只顾的玩啥,来不来陌生人,都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影响。 治安军接到城门官的要求,派出百人的治安军过来维持秩序,治安军的出动,惊动了正在煮饭的妇人,她们好奇的打开窗户,探出头来观望。 有些妇人不放心外面玩耍的孩子,立刻跑了出来,把孩子抱回屋里,紧闭大门,与外面隔绝开来。 朝廷派来的儒生好奇的四处张望,觉得占城实在太过冷清,连人影都没有几个,让他们来这里教化什么? …… “圣人,朝廷派遣的儒生和道长,已经进入占城了。” 西门阳恭敬的叉手行礼奏报。 “先把他们安顿好,朕有大事要忙,明天朕再召见他们!” 正在欣赏歌舞,身穿常服,斜靠在椅子上的李璟,目不转睛的盯着歌姬,吩咐西门阳先给儒生和道长安排住处。 现在太阳都下山了,天黑不适合见面,有什么大事还是等明天再说! 最重要的他还有大事要办,实在是脱不开身,别说脱身了,就连眼睛都挪不开,真的是没工夫见他们,而不是不想见! “诺!” 西门阳躬身一拜,领命而去。 圣人,您是真的有事要忙吗? 您明显就是为了贪图美色,找的蹩脚理由,眼睛一直盯着歌舞姬的身上! 老奴都不忍心戳穿你! 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李璟脸皮厚,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身为皇帝还不能找点乐子? 那么费尽心思坐上皇帝宝座,为了什么? 难道朕就不能享受享受,接着奏乐,接受舞! 至于从长安来的儒生和道长,就让他们先休息休息,有什么等明天再说。 西门阳亲自把儒生和道长安顿好,再回来伺候李璟。 …… 第二天一早,李璟从床上起来,穿戴整齐,吃过早饭后,打算召见了儒生和道长。 他要知道这些儒生打算怎么展开教化,让镇南府的人都学习汉文化,就算不是人人都识字,也必须人人都会说汉语。 道长的责任是将道教传播,让道祖的道法深入这片土地人心,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所以,这次来的道长,都是那些对教义有深刻了解,且能说会道的人。 “圣人,儒生、道长等候多时,是否现在召见?” 跟随李璟来到议政大殿,西门阳躬身一礼问道。 “宣!” 李璟看了西门阳一眼,嘴里吐出一个字。 “诺!” 西门阳立刻站起来,转身向前走了两步,朝外面大声喊道:“圣人有旨,宣诸位儒生、道长觐见!” “圣人有旨,宣诸位儒生、道长觐见!” 门外立即有一位值班的侍从,大声复述西门阳的喊话。 早在宫门外等候的儒生、道长,在一名内侍的带领下进入宫门。 进入宫门,走过三十米的殿前广场,来到大殿面前,内侍转身,朝众人拱手道:“诸位,我就送你们到这里,你们跟着这位内侍进殿,去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