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拜见执剑人,卦馆的第一位客人(大章求保底月票) (第3/5页)
/br> 他专门跑这边,当然不是为了科考,而是找人。 准确来说,是来启用“暗网”在余杭城内的“隐官”,考虑到辛瑶光对自己执掌暗网大概早有察觉,也不算啥秘密。 所以,他也没避讳姜姜。 这会迈步朝气派的红漆大门走,说道:“给我也隐藏下。” 姜姜瞥了他一眼,轻轻挥手,于是季平安的身体也变为半透明,就这样大大方方,跨入贡院内,沿途无人察觉。 入门后,两侧是清水池,一路往前走,可以看到东西两侧的号舍。 又走了一阵,前方出现一条横着将贡院分为前后两部分的河流,其上横跨一座飞虹桥。 季平安走上桥头时,太阳彻底落山,黑暗笼罩余杭,恰好望见前方一座四方三层木制楼阁点亮灯烛。 …… 贡院为县学所在,而管理县学的官员,名为“学正”,品秩八品。 当宋学正迈步,一步步往自己的公堂走的时候,沿途一名名读书人纷纷驻足行礼,口中尊称“学正”。 年逾五十,眉目凛然的宋举人背负双手,一身淡青官袍干净整洁,没有半点褶皱,行走间微微颔首,算作回应。 生员们并不觉被忽视,只觉正常。 须知,宋氏一族虽非豪族,却乃数百年的书香世家,家中虽少有通天的人物,但一代代家主皆在贡院为官。 可以说,整个余杭的读书人,几乎都算其门生,而这几百年里,从江南贡院走出的名臣,又何止数十位? 所谓天地君亲师,宋举人只守着这一座贡院,凭借人脉,就足以在余杭城内跻身大人物行列。 说跺一脚余杭震动有点过,但明里暗里,能动用的关系与能量,的确不俗。 然而就连最亲近的家人都不知道的是,宋举人除了“学正”这个官面上的身份外,还有另外一层官身。 甚至于,因为太久不动用,以至于他自己有时候都快忘却了。 “咚咚。” 当他踩着楼梯,一步步走上明远楼,抵达自己的公堂,抬手推开房门时,瞳孔猛地一缩。 惊愕看到,昏暗的房间内,自己的那张桌案后,竟坐着一个戴着斗笠的人影,正捧卷读书,似在解闷。 “什么人?” 宋学正一惊,下意识后退,只因为对方的打扮,实在不像是读书人,更像江湖人。 然而,在他后退的同时,身后的双扇木门忽然自动“啪”地合拢,任凭他拉扯也不动,仿佛被无形力量焊死。 宋学正心头一凛,隐约意识到什么,只见桌后那人徐徐放下书卷。 “啪”地打了个响指,桌案上的烛台自行点燃,暖黄的光线照亮了笔架、砚台、纸卷、后头书架上的古董瓷瓶…… 以及那个斗笠人,只是唯独照不穿斗笠下那张仿佛笼罩着迷雾的脸。 而随着斗笠人下一句话出口,这位余杭城内的大人物,也霍然变了脸色: “余杭隐官,宋清廉?” 隐官! 宋清廉只觉头皮炸开,一股麻意沿着脊椎骨,打穿天灵。 与韩八尺一般,宋清廉同样隐藏了太久太久,更因为身处官场,并非修行者,以至于猛地被人点破埋藏于心中,最深的秘密,整个人被巨大的惊悚慑住。 脑海中诸多念头纷呈,不确定来者究竟何人,如何知晓自己的身份。 直到季平安将一块玉牌丢在桌上,给烛光照亮,这名八品文官眼眸中才陡然掠过刺目精光。 几步上前,双手略显颤抖地,小心翼翼地捧起玉牌打量许久,心脏砰砰狂跳,喉结滚动,压抑着翻涌的情绪,盯着斗笠下的黑雾,沉声念出“暗号”: “吾儿王腾。” ……季平安沉默了下,说道: “大帝之姿。” 宋清廉面皮陡然涨红,整个人因巨大的震惊而难以维持仪态,双腿并拢,深深躬身,以最虔诚而庄严的姿态,道: “余杭九代隐官宋清廉,参见执剑人!” 暗网执剑人! 这个他只从已故的父亲口中得知过,却从未见过的“上级”,也是暗网隐官使命中,须不遗余力完成对方要求的,暗网真正的“核心”。 宋清廉没有想到过,会以这种方式,在这样的场合下,平生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执剑人,一时间百味杂陈。 季平安靠坐在红木圈椅中,双手交叠,神色如常地审视着对方,瞳孔溢出青光,用术法窥探着对方的情绪变化。 确认这名“凡人”隐官只是震惊与敬畏,并无恶念后,季平安微微颔首,说道: “起身回话。” 宋清廉忙小心翼翼站起,双手紧张地垂下,问道: “敢问大人有何命令?” 没有询问,没有寒暄,直入正题……季平安颇为满意,直接道出来意: “调查前日飞星坠落,可有残骸,以及近期江湖将有变化,你等须搜集情报,城中任何异常,无论事件亦或人物……皆须报告。” 城中异常? 宋清廉暗暗心惊,能令传说中,数十年未曾现世的执剑人亲自关注,启动暗网调查,可想而知,绝非寻常。 “属下谨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