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八章 季平安:好久不见,净光菩萨(五千字求订阅) (第1/3页)
国师不修行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八章季平安:好久不见,净光菩萨“何谓佛?” 十里长亭内,当季平安再次说出这句话,包括佛子在内的,所有观战者都愣住了。 仿佛情景再现。大家犹自记得,在二人斗法之初,季平安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这个。 当时,人们怀疑他不通佛法,竟问出这般市井小儿都知晓的粗浅问题。 但此刻,经过方才那一轮辩论,所有人都意识到,季平安对佛法的了解,比他们以为的都更深刻。 那么,此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便无疑不似字面那般简单。 佛子小和尚同样陷入沉默,皱眉思考。 上次他回答,佛是觉悟之人,这绝对不能算错。 但倘若当年大周国师,也曾询问上代佛主这句话,那无疑表明,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佛子沉吟许久,试探开口道:“佛是修行者?” 这次,他的答案不再如之前那般自信,泰然自若,而是小心翼翼了许多。 季平安笑了,说道:“上代佛主也是这般回答的。” 呼……佛子无声松了口气,竟生出一种荣幸之感,这种情感并非对季平安,而是他此刻代表的大周国师。 季平安继续道:“于是,国师又问,佛门修行者如何修行?” 佛子这次没有迟疑太久,他大概已经摸清楚了思路,吟诵佛偈道: “诸法实相理,无生亦无灭;若能如是知,是大涅槃见。” 旋即,他又补充道: “我佛门修行,讲究‘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只因世间为大苦海,众生无从求解脱,故而我等开悟之人,须以守戒律,禅定、礼佛、参禅等等方式,避免红尘侵扰,寻解脱之道。 修行既修心,亦修法,二者合一,便是佛门境界,可以武僧途径入佛,亦可以法师途径入佛,待领悟菩萨境,便晋升菩萨,对应你们所谓的观天境界,再往上,则是唯一佛主。” 说完,他又自我审视了一番,确定这番回答没有错漏。 季平安笑容却愈发耐人寻味,道: “当年佛主也说过类似的回答,虽与你所说并不全然一般,但也区别不大。” 这一次,佛子没有觉得庆幸,而是觉察出不安。 倘若自己的思路与上代佛主一般无二,那佛主当年是如何“败”的? 隐隐的,他感觉自己如三百年前的老佛主一般,踏入了某个陷阱,却全然意识到不到危险何来。 “那国师当年如何回应?”他试探询问。 季平安眼底浮现出昔年的光景,说道: “国师感慨,说如此看来,你佛门体系,不过是度己的路子,一门心思,想要抓住修行这根稻草,帮助自己挣脱世间苦海,奔赴极乐,还总自称怜悯众生悲苦,实在虚伪无耻。” 哗—— 听到这句话,广场上观战的一群佛门弟子坐不住了,纷纷起身,想要喝骂。 但一时间又拿捏不准,不知道这究竟是否为国师昔年原话,一下尬住了。 而观战的百姓们则没有这么多顾虑,登时议论出声,整个河岸都嘈杂一片。 佛子却没有受到外界干扰,他全部注意力,都落在季平安的话语上。 不同于其余人,少年僧人并未动怒,反而眼底透出期待: “继续!” 他隐约察觉,昔年尘封的真相即将揭晓。 季平安微笑道: “上代佛主听后反问,说若不度己,该当如何?” 佛子急切询问:“如何?” 季平安朗声诵道:“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解脱。” 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解脱?! 轰……仿佛一道电光劈开脑海,佛子整个人愣在原地,被大周国师这句话的气魄而震慑,拜服! 甚至生出强烈的自愧不如,相形见绌之感,更隐隐捕捉到某种关键,失声追问: “何解?” 季平安毫不停顿,道: “度己为小乘,度人为大乘。何谓大乘?非但讲自利,还讲利他;非但讲慈悲,还讲智慧;非但讲人我空,还讲法我空;非但讲出世,还讲入世;非但讲修心,还讲修身……” 季平安喟然长叹,说出了当年曾说过的话: “众生皆苦,伱佛慈悲,何以不普度众生? “道门可有不只一位神藏,妖族可有不只一位神藏……我星官体系,亦可不只一位神藏,为何偏生你佛门,只能有唯一佛主?” 佛子喃喃:“为何?” 季平安嗤笑道: “只因你等修的尽是小乘佛法,向往成就唯一佛,既然心中已笃定世间只有唯一佛,又岂还有争一争成就第二尊佛主之心? 道心蒙尘,更何谈解脱?唯有度化众生,转修大乘,届时天下众生皆可成佛,十方万物皆是佛陀,方可众生同登极乐。” 轰隆! 佛子心底如雷霆炸开,那坚不可摧的一颗佛心,过往无数岁月累积而成的佛心,竟隐隐有龟裂迹象。 …… …… 凉亭外,广场上。 随着这一番话,那些百姓们还没有多大反应,甚至没有什么感悟,可佛门一众僧人却已是如同中了定身法,固有观念受到冲击。 事实上,佛门数千年传承,也并非没有人生出过类似的念头。 但都因笃信权威,而受到了动摇。 毕竟,倘若周围师长,从小受到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