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访客 (第1/1页)
刘备言道:“吾以诚意待之,文长定不负我!”孔明笑而不语。 刘大宝、魏延、张石头几兄弟,在刘府畅饮。魏延得了献长沙之功,只等刘备封赏,不由得意。刘大宝,李二等人,见长沙事了,亦觉舒畅。只有张石头,听闻老丈人闭门谢客,终日长吁短叹,不思饮食,心中挂念,饮了数杯就告辞回家,同着黄竹、春桃回黄宅探望。一进府门,就听黄忠慨叹:“魏文长,害我不浅!” 小夫妻进府见礼后,老将军在旁,暗自垂泪,既叹韩玄惨死,又叹自身忠义名声受累,陆氏夫人与黄竹,张石头等人轮番劝解,黄忠稍安。 几人正说话间,忽听有人打门,却是魏延酒醉,挂念黄忠,好心前来探望。黄忠一见魏延,气往上撞,点指道:“魏文长,你毁我名声,还敢前来!” 魏延两眼一翻,怒道:“老家伙,别不识好歹,若不是我舍命相救,你早做了韩玄刀下之鬼。” 黄忠顿足道:“老夫宁死不做背主之人,汝自去做反贼,何须救我!” 魏延好心前来,不想被黄忠责骂,已是火冒三丈,怒道:“不看十多年交情,我才懒得理你,吾救人还落一堆不是,真是好人难当!” 黄忠怒道:“汝不是好人!” 魏延叉腰道:“早知如此,就该让韩玄斩了你这浆糊脑袋,全了你的忠义。某再替兄报仇,剁了韩玄,既有了大义之名,也省得听你呱噪。”一旁众人听着不像话,张石头拉走黄忠,陆老夫人并着黄竹赶紧上前与魏延赔礼道谢。 魏延赶忙还礼,“若不看嫂子与侄女份上,定不与那老家伙干休!”好说歹说,劝走了魏延,见时候不早,老夫人知黄忠执拗,一时间难以说服,只得让黄竹夫妻两个回府。 次日,黄竹惦记老父亲身体,石头怕夫人担忧,只得一早来黄府陪黄忠闲谈,黄忠几日茶饭难进,武也没练,胡乱梳洗几把,就在厅中闲坐。忽听老军来报,刘皇叔携军师孔明前来拜访,黄忠赶忙携张石头相迎,让家眷回避。 话说刘备见黄忠数日不来相见,与军师孔明商议,备下厚礼,亲自登门来请。被黄忠、张石头迎进门来,见庭院破旧,黄忠形容枯槁,更觉黄忠忠义,遂好言劝勉。 张石头在黄忠身后肃立,见刘备年近五旬,方面大耳,双手过膝,脸上笑容可掬,轻声慢语,拉着黄忠之手,嘘寒问暖,初次见面竟似多年熟人一般。诸葛孔明羽扇纶巾,在旁笑而不语,只是微微扫了张石头几眼。 石头心道:大耳刘备果然了得,诸葛孔明不是善类! 闲谈多时,刘备让人将礼物奉上,财物丰厚自不消说,又赠黄忠金甲一副,战袍一领,黄忠拜谢不已。刘备又劝道:“老将军威名著于四方,刘备倾慕已久,今汉室衰微,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将军既为汉臣,当与备合力,平灭曹贼,共扶汉室,岂能因小节而忘大义乎?”黄忠深以为然,顿首拜服。 交谈多时,刘备见张石头侍立在旁,浓眉大眼,神色恭谨,不禁询问,黄忠赶忙介绍。刘备听闻张石头之名,不禁莞尔一笑,道:“张小将军得老英雄垂青,想来也是人中之杰,日后少不得封侯拜将为国效力,只是这名字。。。” 张石头深施一礼道:“末将少时家贫,父母早亡,又无才学,这名字是胡乱起的。”孔明见刘备有拉拢之意,进言道:“主公若喜此子,不如赐下名号,不知老将军意下如何?”老黄忠感动至极,当然是求之不得。刘备略一思忖,言道:“就名怀义如何?” 张石头心里老大不高兴,我爹给我起的名儿,叫狗剩、屎蛋、二麻子跟你有毛毛关系,哪里轮得到你个大耳贼糟改!心里虽恼,面色如常,赶紧谢过。孔明又曰:“亮不才,赠兴汉二字与小将军,望两位将军辅佐刘皇叔,怀义兴汉,一统华夷。” 张石头只得谢过,黄忠一旁千恩万谢。刘备、孔明见时候不早,起身告辞,黄忠携张石头送于院外。
回到宅内,老夫人、黄竹听此消息也是欣喜,黄忠自此对刘备死心塌地。 张石头愁道:刘备用个名字,些许财物,就收得大将之心,真是手段一流。只是这以后若是想跳槽,老丈人第一个就会跳出来阻拦,怕是只能跟刘备一条道走到黑了! 按下张石头胡思乱想不提,回到家后,刘大宝、魏延、李二等人也听到喜讯,都来道贺,连刘仁轨都送来礼物,大家吃喝热闹了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黄忠收拾停当,到太守府刘备面前听用。关羽引荐魏延来见,尚未答话,孔明喝令刀斧手推出府门立斩,众人皆惊。 刘备忙问何故,孔明正色道:“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此魏延不忠不义之辈,且脑后有反骨,故先斩之,以绝后患。” 玄德爱惜魏延勇武,关羽、黄忠及众将一同告免,孔明做势只得召回魏延。魏延死里逃生,吓得跪地求饶,孔明训诫道:“今看主公众人之面,饶汝性命,日后若生异心,定取汝首级!”魏延喏喏连声而退。 黄忠求韩玄尸身,葬于长沙之东,又荐刘表之侄刘磐为长沙太守,刘备一一应允。见四郡已平,刘备留黄忠统兵马辅刘磐守长沙,和军师孔明班师回了江陵。 途中,刘备与孔明论及张怀义,孔明沉吟半晌,才道:“吾观此子少年老成,心机深厚。听细作言道,魏延、刘大宝等人对其言听计从,此次长沙献城,恐与其有关。” 刘备听闻不觉一喜,“吾观此子不凡,有黄老将军在旁鞭策,日后定为我大业助力不少。倒是魏延,立此大功,不予封赏,吾于心不忍。”孔明笑曰:“先晾他一阵,消其浮躁,到荆州后再招其不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