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7.吴州太好了 (第2/3页)
不只是玉米粥,粥里面还有很多地瓜块,这让这玉米粥还有着浓郁的甜味。 “吴州太好了!” “齐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爷,能再给俺一碗吗?” “你们吴州人太幸福了!” 排队的流民一个个领了碗,打了粥,有的吃着吃着就哭出来。 在施粥棚旁边,原本应该是一片树林子,此时树林子被砍伐掉了,只剩下地面上一个个大大的树桩子。 不少难民就坐在这树桩子上边吃边聊。 “以前没有闹兵灾的时候,俺们也没吃过这些好东西啊。”一个老农模样的人,即便是春风料峭,身上衣不蔽体,好在刚刚喝了一碗热粥,胃里有东西,此时也不那么怕冷了。 “吴州咋这么好呢,这路走起来,不论刮风下雨都好走。连施的粥都这么好吃,还能吃到饱。 从安波到阳江,再到这里,从来都没像这样吃粥吃饱过。” “我听,吴州人一吃三顿,顿顿都能吃到白米饭呢!听他们这边,不年不节的都能吃上rou!” “真的?” 有的难民来自文昌郡,甚至更远的方正郡、安澜郡,一路乞讨来到吴州,一家人也没剩下几个,见惯了易子而食的场景,见多了吃下观音土后拉不下来活活撑死的场景,也见惯了皮包骨头曝尸荒野的景象,来到吴州后的种种见闻,始终有一种朦胧的不真实福 “肯定是真的,你们看看这边的人,一个个壮壮实实的,身上穿的衣服也都体体面面的,肯定生活的很好。” 一个带着个孩的年轻女人畅想道:“等到了邑乐县落了户,我以后也是吴州人了吧?” “那是,只要到了邑乐县后好好干,肯定能过上好日子的。” 任平生走过来,顺势道。 同时坐在他们这些难民旁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脑袋,笑问道:“刚刚的粥好吃吗?” “真甜,好吃!” 孩子因为太瘦,四肢黑黢黢的粗糙皮肤紧紧的包着骨头,关节都格外明显,而肚子显得格外的大。 脸上骨骼凸显,而显得眼睛特别大,可能是进入吴州以后吃过了几饱饭,气色倒还显得不错,此时点头道:“那个叫地瓜的,可好吃了”。 “嗯,以后到了邑乐县,好好读书,以后肯定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任平生拍了拍她的脑袋,然后看向了女人,问道:“你们是从哪里过来的?” 女人此时有些脸红,低着头不敢看他。 这个男人穿着圆领文士衫,这在老家的时候,都是那些大老爷才能穿的东西。 而且他长得那般耀眼,是她平生仅见,此时对方主动来问话,女人紧张攥紧了拳头,紧抓着自己的衣角。 “浣花郡······” 她声道。 “皖州的浣花郡。” 今年,皖北集团终于还是南下,接连攻克了文昌郡、浣花郡,一路攻城克寨,整个皖州大部都成了皖北集团的地盘。 或许现在,皖北集团这个地域性称呼,已经要改成皖州集团了。 “为什么选择去邑乐县?” 任平生又问道。 同时,手里拿出了两块大白兔奶糖,塞到了孩子的手里,拆开了其中一块的糖纸,把糖果塞进她的嘴巴里,教会她怎么吃。 奶糖刚进嘴里,孩子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溜溜圆。 显然是前所未有过的味道,已经攻克了她的味觉。 “俺们原本想去阳江讨生活,但是到了阳江以后,那边很多人都在往齐风县去,或者南下往邑乐县去。 有人打听着齐风县和邑乐县那边很多地方都在招人,有工钱可以拿。 所以我们就又朝着邑乐县去。” 女人声道。 “为什么没去齐风县呢?齐风县应该比邑乐县要近些吧?” 任平生问道。 “邑乐县那边,只要找到了工作,就能管饭,而且还分配住的地方,听还有衣裳发。 而且,做工的地方,还可以给工人编户入册,以后就能当吴州人了。” 旁边一个年轻的男人插嘴道。 “对对对,入吴州籍是最重要的!入了籍,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周围的几个难民纷纷响应道。 虽然齐风县是吴州现在的省城,也是吴州政权的中心,但是对于入籍的审查相对别处而言还是更严格一些的。 任平生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