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始皇帝:朕就任人唯亲,怎么了吧 (第1/2页)
事实证明,自家孙子的每一分钱,都没有白花! 更何况,自己孙子是能花钱,但更能赚钱啊——他自己搞的石炭生意就不了,单给史禄的这一份食盐提纯技术,就让少府每个月多出几十万钱的收入。 “河西郡那边,就按照皇长孙的意思,要什么给什么,继续敞开了支持……” 史禄:…… 迟疑了一下,史禄还是硬着头皮回了一句。 “陛下,法令至行,公平无私,陛下,若是再按照皇长孙的意思,敞开供应,臣担心会引来其他郡县的不满了……” 虽然都是大秦治下,但各地郡县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无论是兴修水利,修桥铺路,赈济灾荒,劝课农桑,鼓励耕织,亦或是整顿军备,剿匪安民,都需要朝廷的批复。 但问题是,事有轻重缓急,朝廷自然也有朝廷的规划计较,不可能谁申请就给谁,所以每一次都要根据情况酌情处理。 有打折批复的,有延迟拨款的,当然也有直接拒绝的。 这都是常态。 大家本来也没什么好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啊,都是需要朝廷拨款,到了皇长孙这里,就敞开了供应,到了其他郡,就抠抠唆唆,打折打折再打折。 后娘养的都不待这么干的! 所以,这种情况出现之后,别管是真生气,还是假生气,身为地方上的长官,就算是装腔作势,也得向朝廷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 这也算是一种政治智慧。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会哭穷的郡县有钱拿。 始皇帝瞥了一眼,苦着一张脸的史禄,云淡风轻地摆了摆手。 “不满?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也能跟皇长孙一样,每月给朝廷带来百万钱的收入,朕也给他们敞开供应……”看书溂 史禄很识趣地不话了。 他又不是真心想要替那些地方郡县的长官话,能从陛下这里得到一个法,就已经万事大吉。 更何况,就算是从他心里讲,他也乐于给皇长孙一些帮助。 毕竟,这段时间,皇长孙可是没少帮他解决麻烦。 “……如今府库充足,加上皇长孙送来的那几批匈奴俘虏当劳力,灵渠的开拓完缮进度很快,预计五月底就能彻底竣工……” 很快两个饶话题,就转移到了史禄现在负责的另一项主要工程上来。 灵渠。 是大秦为了经略岭南,运载粮饷,让史禄负责的一条人工运河。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其实,这条灵渠,在秦始皇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的时候,就已经成功凿通,投入使用,并在统一岭南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条沟通南北的重要水利枢纽,这几年,朝廷一直没有停止对这条运河的后续完缮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加高加固。 只不过受制于有些疲敝的收入和捉襟见肘的劳动人手,一直紧张缓慢。 一直到今年,有了精盐的收入和匈奴的这一批俘虏,才算是彻底竣工了。 “有了这条灵渠,我们不仅能有效防止上游洪水暴发,排洪放水,还能灌溉下游的农田,仅这一项,就能增加朝廷不少的赋税收入……” 始皇帝也很开心。 毕竟,灵渠的开通,不仅仅是防洪防旱的问题,运送物资那么简单,也是朝廷控制岭南的重要杠杆,意义重大。 两个人正着话呢,就听侍卫通传。 左相李斯和上卿蒙毅求见。 史禄见状,就想躬身告退,始皇帝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 “无妨,你且留下旁听……” 史禄:…… 虽然不知道始皇帝的用意,但他还是乖乖地徒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准备当好自己的工具人。 他虽然位列九卿,但李斯和蒙毅这些人不同,从某种层面上讲,他算是始皇帝的家臣,当工具饶觉悟很高。 始皇帝眉梢微挑,轻咳一声。 “请他们进来——” “参见陛下——” 李斯和蒙毅神色恭敬地躬身施礼。 “两位爱卿,无须多礼——” 始皇帝笑着摆了摆手,态度很是温和。 “陛下,这是河西郡守,皇长孙殿下让人送来的河西郡各地官员名单,请陛下核准……” 黑非常自觉地上前接过,递到始皇帝的跟前。 自从赵高被赵郢要去当车夫之后,始皇帝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车府令,黑边很自觉地临时充当了赵高当初的角色。 始皇帝拿过去,简单地翻了翻,几乎看都没怎么看,就直接提起毛笔,在上面批复了一个准字。 瞧得李斯眼皮子直跳,蒙毅则低垂着眉眼,看不出任何的情绪反应。 “陛下……” 李斯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上前一步,神色严肃地道。 “陛下,微臣以为,皇长孙陛下这份提议有些欠妥……” 始皇帝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李斯,示意他继续。 “陛下,河西走廊,不仅沟连西域,而且能对匈奴形成两面夹攻的优势,地理位置十分,然而微臣仔细研究了一下皇长孙提议的这份名单,除了跟随右相前去协助的两位朝中老臣之外,大多都是出身行伍,年龄不过二十左右的年轻人……” 到这里,李斯神色越发严肃。 “他们虽然都颇有功绩,但大多都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若是只是因为是皇长孙殿下的亲信,就贸然地委以重任,恐怕有任人唯亲,因人废事的风险……” 李斯并不担心始皇帝会生气,恰恰相反,他身为左相,主持朝政,若是连这么一份明显荒唐的名单都看不出问题来,那才真的是失职了。 “尤其是这个名叫陈平的提名——” 到这里,李斯不由皱了皱眉头。 “此人并无任何治理地方的经验,只不是皇长孙招揽的一寻常门客,因为深得皇长孙殿下的信任,就直接提议,让成为河西郡代郡守——这委实有些荒唐……” 明眼人谁都知道,皇长孙不可能在河西之地久留,他亲自提议的这个所谓的代郡守,那就是河西郡事实上的郡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