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万历的将计就计 (第2/2页)
静得坐在书房中,静待天明。 第二天,一封弹劾陈增的奏疏忽然传遍整个朝堂,速度之快,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奏疏中说:水泥是利国利民之物,对朝廷以及天下极为重要,这么重要的东西,应该由工部保管,为什么由陈增保管?陈增是个太监,我朝有太监乱政的前例,如此重要的东西,不能由太监保管。陈增只是一个太监,他为什么要弄出这种东西?莫非是邀买人心,又或者是心怀不轨? 总而言之,这封奏疏对陈增没有什么好话,全都是在驳斥,通篇就一个意思,这水泥不应该由陈增来管,应该让工部来管。甚至还提到了兵部,说兵部组建施工队是不合规矩的,这个施工队应该由工部来组建。 言辞之激烈,超出寻常。 表面上看,奏疏中骂的人是陈增,实际上兵锋直指万历。 奏疏的署名,正是之前的那个王羽村。 ...... 很快,奏疏就传到了内阁、司礼监以及万历的手中。 张居正在得知了此事后,极为愤怒。毫无意外,他将此事归咎到了工部,归咎到了郭朝宾的身上。 “这个郭尚甫,他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怎么就这么等不及了?就算再怎么等不及,也不能如此着急,奏疏是这么上的骂?简直胡闹,胡闹!” 内阁中的张居正极为愤怒,在自己的厅堂中走来走去,脸色如寒冬腊月的坚冰,阴冷到了极致。 那边皇帝刚刚把水泥弄出来,这边工部就坐不住了,要把水泥弄过来。 就算心有觊觎,也不能如此唐突,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 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你工部看皇帝年幼,欺负皇帝。这传出去,名声直接就坏了,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何况,目前能靠水泥赚钱的只有兵部一家,虽说兵部之中很多官员也是张居正的变法派,但在这种事情上,他们根本不会和工部站在一起。不用想,兵部肯定会认为这是工部眼红自己。 这封奏疏出来,工部一下子就显得被动,即便他们非常想要万历的水泥,此事却没了机会。 一封奏疏,把工部推到了风口浪尖,甚至还彻底的得罪了兵部。
直接就把工部的想法给粉碎了,如果工部后面还想争,兵部第一个不同意。 现在是争水泥,后面就会争施工队。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怎么可能拱手相让? 一着不慎,就会引起两个朝廷实权部门相互攻讦。 这个紧要关头,怎么能生出如此事端? 想到这里,张居正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去兵部衙门找郭朝宾。 当张居正来到郭朝宾的厅堂时,郭朝宾也是懵的。 看着站在门口,脸色阴沉的张居正,郭朝宾迎了上去,忙道:“元辅!” “你胆子不小啊,昨天我的话,你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张居正冷喝道。 “元辅,那不是我上的奏疏。”郭朝宾一脸苦涩,心中有苦说不出。 “我知道那不是你上的奏疏,可背后没有你的鼓动吗?王羽村这厮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不是你鼓动,还能是谁?”张居正压根不相信郭朝宾的说辞。 两人的争吵引来了围观,郭朝宾将张居正请进去,随后关上了房门。 郭朝宾苦涩的解释道:“元辅,这您可真冤枉我了,我真没有做这事。” “当真?”张居正坐了下来,还是不相信。 “我对天发誓,真不是我。” “不是你,说不定是你的那些下属。” “那也不可能,今早我见到奏疏时,我问过他们,没有这事。而且,这水泥刚刚出来,我们虽然心里不舒服,可也不至于急成这个样子。元辅,这真不是我们做的。”郭朝宾苦口婆心的解释。 看着郭朝宾那不像是说谎的样子,张居正也动摇了。 不是郭朝宾,那又会是谁? 张居正眯起了眼睛,回忆着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莫非……” 张居正忽然抓住了什么。 他想到了一个人,他想到了万历。 这是和之前对付冯保极为相似的手段,难道,真是他?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保住手中的水泥吗?还是说,有其他目的?! 郭朝宾急忙追问:“元辅可想到了什么?!” “此事先不要管,我自有计较。”张居正留下一句话,走了出去。 稍作思考,万历去了皇宫。 …… 乾清宫书房中,万历拿着王羽村的那封奏疏,脸色不善的看向面前的张居正:“张先生,这水泥刚刚出来,工部就想从朕的手中夺走,未免也太胆大了吧,历朝历代,可从来没有这种事。” 张居正看了看值守在附近的太监、宫女,说道:“陛下,臣有些密事,想要禀报。” “好!”万历没有怀疑,让书房中的众人退了出去。 当书房中只剩下万历和张居正之后,张居正开口了:“陛下,郭尚甫是个可靠之人,他能力出众,为新政出力良多。” 这话的弦外之音就是,陛下,我已经知道了这是什么事,您这次的目的是什么?郭朝宾是个有能力的人,您该不会要对付他吧? 万历自然能听明白张居正这话,于是说道:“朕知道他是个有能力的臣子,但上这种奏疏,确实有些不妥。” “陛下,这不是他的意思。”张居正辩解道。 “不是他的意思,那还能是谁的意思?”万历装傻充愣。 万历可以肯定,张居正绝对猜到了自己在后面推动。 张居正看出了万历在装傻充愣,没想到这个小皇帝,竟然这么难缠。 “陛下,臣敢保证。工部,绝对没有觊觎水泥的意思。”张居正万般无奈,只能如此保证。 “可是,奏疏上是这样写的。”万历指着手中的奏疏,人畜无害的说道。 “陛下,臣敢担保,工部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张居正郑重其事的担保。 万历这才把奏疏放下,“好吧好吧,那朕就相信张先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