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兵分三路 (第2/3页)
长短工。 有的则是骑马乘轿的达官显贵他们也是带着一身酒气和胭脂香气。 …… 这些人踏着晨钟之声进入了这座沉睡了一夜的寿州城。 而船上李毅等人也被这悠扬的晨钟之声所吵醒,他们在做了简单的洗漱后便下了船。 他们在进入了寿州城后便兵分三路。 首先便是以穆风翔为首的一路人,他要先去淮南王府去拜见淮南王,之后便要从淮南国采购新的船只然后沿着淮水一路向东回郯国去。 第二路则是上阳先生和杨平等人要先去寿州城中寻友访亲。 而敬子正此次也要陪同上阳先生一起访友,毕竟他对那些能与上阳先生成为挚友的人也都是儒学上的大家。 虽然敬子正已经断了科举的念想,但是他却依旧对儒学有着深深的执着。 并且他也认为学习儒学不应该只是为了科举,也是为了修身养性齐家。 所以能与这些儒学大家坐而论道乃是难得的机会。 最后一路便是以李毅为首,他们此行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主要便是采购好足够的补给为接下来几的行程做好准备。 同时他也想要在寿州城中寻找一下有无南司之人,他想要从南司那里了解一下关于此次他斩杀越国两世子后朝廷以及各藩镇和蕃国对自己的态度。 只有确定了他们的态度自己才能制订接下来的计划。 而对于去找南司索取情报他是毫无心理压力,至于大虞朝廷会不会借此机会对自己下手他则是完全不在乎。 毕竟只要圣恒帝不傻他就定然乐见有人能够对越国世子下手。 都敌饶敌人就是朋友,虽然大虞朝廷与越国明面上不是敌人,但是想来暗地里双方都恨不得直接将对方彻底弄死。 虽然李毅只是杀了越国两个世子,看似无足轻重,但是这其中穆风山乃是越国最出色的世子,以后一旦他登上越王之位定然会对大虞朝廷产生觊觎之心。 因此李毅杀掉他对于大虞朝廷来算是帮他们斩断了未来的一个大担 并且大虞朝廷还没有沾染任何的因果,这对于大虞皇朝来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而恰好李毅在安州与南司有过合作还获得了蒋公公送给他的一块令牌,有道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既然有这样的途径就得好好利用起来。 并且之前他曾承诺过要帮南司打探一下与安州来往甚密的势力都有哪一些,但是由于后来情况紧急他也就没来及将自己打探到的情报告诉蒋公公。 而这一路上他也从杨平和金石这边打探到了更加确切的消息。 此次正好借此机会将自己收集的情报都送于南司,也算完成对南司的承诺。 “大师兄,你与南司之前也打过交道,你对他们旗下的番子也算是知之甚深,你这寿州城里是否会有南司之人。” 李毅走在寿州城那铺满青石的大街上看着沿途的商铺的伙计们将门板一块块地打开不由对如何找到南司之人犯起愁来。 毕竟南司那帮人平日里都是伪装成普通的商贾农户,没有特殊的情况他们是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身份的。 “这寿州城里肯定会有南司的人,而且人数一定不少。” 穆君合抱着长剑一边走一边淡淡地道。 “那你可知道该如何寻找到他们吗?” 李毅听穆君合寿州城中肯定有南司之人不由欣喜地问道。 “要如何寻找他们我不清楚,但是如果与他们碰面我却能认出他们。” 穆君合原本还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但是被李毅这么一问便立刻有些赧然道。 “那这该如何是好啊?” 鉴于穆君合也无法主动寻找到南司之人李毅不由犯了难。 “此事其实也很简单的,既然我们无法主动找到他们完全就可以让他们主动来寻找我们便是。” 就在李毅愁容满面之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李毅转头一看发现话的正是海尹。 “我曾听草原以西的真教徒们过一句话:山不就我,我来就山,既然公子无法主动寻找到他们,那我们索性就弄出点动静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位置,如此一来定然会有南司的人主动寻来。” 海尹的话瞬间就点醒了李毅。 “海君你的没错既然我找不到他们就让他们前来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