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八卦筮法源流考》(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卦筮法源流考》(六) (第2/3页)

已知起筮时,这一繇辞是个“繇变”,假如规定是要按这一繇辞,推断人事吉凶的,史巫起出这一卦时,就会说:“遇观之否曰:观国之光,利于宾于王。”这“否”是《观》里一繇辞的“繇题”而已,而不是又变出了所谓的六十四卦里的《否》卦。故不能认为《左传》里的“观之否”是“变卦”筮法,而恰当的称法,只是个“繇变”筮法。

    《左传》里记载的第一筮例,是史巫以春秋《周易》文本,通过蓍草推演起筮,通过“十八变”得出的数字按奇偶之数换成卦画符号,就可起出一“卦”来,卜筮的巫史,不用翻本就知是哪一卦了。在通过起卦时人为规定卦画某划是变划,就得出某卦里属第几的繇辞来。这本身没有一定之规,均是一种想象而已。后在宋代邵雍不是发明了多种起卦方法,现在不是用铜钱摇摇看正反面来起卦。再一,前面已说过,正因春秋《周易》文本,在起卦上有局限性,如起卦时只有出现一个变”数,才能得六繇辞里某一繇辞,若出现两个以上变数,就超出那种格式,就转变成另一卦画符号,故后来才取消用《周易》名称当繇题格式,改成以阴阳数字(六·九)为爻称格式的《周易》文本。

    《左传》里记载的第一筮例,周太史就是这样筮出了《观》中的《否》繇辞来“推算”小陈完以及其子孙的命运吉凶的。那么,通过这一“起筮”方法知道,这与《周易》一书里的内容是无关的。因《周易》一书里即没有讲筮术的方法,也不讲断卜筮的内容。若想从《周易》一书学得“起卦、算卦”,只能是白日做梦。只有把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衍生成卦符号,成为算卦的工具,再结合《系辞》里的“大衍之数”才能起出六十四卦里的某一卦。这无疑说明《周易》与“八卦”筮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再者由此说明八卦算卦上的关健与那套演变成卦符号工具分不开。

    我们接下来看《左传》里所谓用《周易》筮之,又是如何的推断人事吉凶的?并且那些关联到用《周易》里的文辞当筮辞而断人事吉凶有没有道理呢?假使《周易》是占筮之书,那么,用《周易》里的“繇辞”就能看出人事的吉凶了吗?

    周太史在筮出《观》之《否》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并说道“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

    周太史筮出《观》里的《否》繇辞,确实是《周易》一书中《观》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即“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你若打开今本《周易》里的《观》卦里,看到第三爻辞也正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二千多年来还是一字不差。但相差的是《左传》记录的这一筮例中所说的是:“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里的“《观》之《否》”,这是史巫运用春秋《周易》文本筮卜时的称法,而今本《周易》是“六·九”爻称的结构形式里,是称六四:观国之光,种用宾于王”。这一句话确实是出自《周易》里《观》篇内容,而非是《否》篇中的句子。那么为什么说是“《观》之《否》曰”呢?而不是说“《观》之六四曰”呢?说明当时《周易》一书还没有改造被添加进去“六·九”爻称。而“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在春秋时而是春秋《周易》文本里《观》里以《否》作繇称下的一句繇辞。这是被看作“变繇”里的“繇辞”,以当时的筮法规定,就通过这一繇辞要对陈侯的儿子完算出个身后的吉凶来。即这一“繇辞”,对周太史来说,藏着陈侯儿子的吉凶密码。即卜筮的“天机”。当然,这只是被认为是敬仲(即完的字号)命运吉凶密码其中之一,关键是所占出《观》之《否》的所属八卦符号里的取象,更是所认为藏着吉凶密码。周太史要以《观》之《否》这一繇辞以及《观》之《否》八卦符号的取象,给小敬仲推断出日后吉凶的所以然来。从周太史给小敬仲推断上看,是算前程。现在叫算官运,即不断婚姻,也不断财运及寿命,而是断官运。不但断陈侯小儿子的官运,还包括其子子孙孙八代后“代陈有国乎”的这种“官运”。而这“代陈有国乎”,正是从“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一句话里看出来的“天机”。若非筮出《观》里这句话,而若是筮出是《大畜》里的第四繇辞里的“童牛之牿,元吉”。也不知周太史如何从这句话里看出敬仲日后及子孙的“天机”说法来。《大畜》篇里的“童牛之牿,元吉”。其意是“给小牛扎上牛鼻桊,(训养牛)是大有好”。《大畜》篇里所讲述从养家畜来比喻政治上的道理,若是被巫史当作占辞,而不知如何断章取义比类、联想、附会人事吉凶的。若筮出这句话,当占辞,也不知周太史如何附会出吉凶上的所以然来。那么,要是筮出《大畜》里的第五繇辞:“豮豕之牙,吉”。意思是“给刚长出槽牙的小猪阉割,利于饲养育肥”。若筮出这一句话,史巫当然也会联想、比类到人事吉凶上,一定也能附会出个所以然来。刚好周太史占筮出的是《观》中的“观国之光,种用宾于王”。就比类、联想到陈完(敬仲)日后会成为国外一个王的上宾。那么,要是筮出春秋《周易》文本里的三百八十四繇辞的任意一个爻辞,都不涉及“上宾”有关,可周太史又如何知“天机”呢?人们会说“八卦”就是神,三百八十四爻,不是想要什么就占出什么。为何筮前(即算卦前),按朱熹要求的,要很恭敬的进行一凡求神的仪式,要净室,焚香,祷告。把心里想卜问的事项,向神灵诉说,这样才能得到神的启示。若按这样说,这就是神启的仪式,八卦筮卜,岂不是巫术是什么呢?

    按朱熹的说法,这八卦筮卜就是一种通神的方式,是天人沟通的一种方式。虽然八卦卜筮前的仪式是一种巫术行为的表现,可仪式结束后,所占筮而得出某一卦后,而把《周易》篡改当占辞来看时,即史巫占出某一卦时,要看卦辞,可把《周易》当卦辞看待时,可《周易》本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那些句子内容不是讲人生命运中的官、财、婚姻、寿命祸福的占辞。史巫解卦时,就面对上一个难题,如何从本是说理的文章内容上附会出所占断的人事吉凶呢?本身《周易》一书里的文辞,几千年来的注释就不统一,现在的译注一句话,而是各有说法。那么巫史占出某一句话,能理解那句话的意思么?这都是问题。这就出现了史巫在断卦,解卦时要进行一凡比类、联想“推理“思维上的再活动,这又显现的是史巫(卦师)一凡智力活动,又没有了巫的成份,与单纯的巫术又有所区别。后封建时期出现的八卦纳甲,完全是从五行生克,月令旺衰等被认为是一套学问中推演出人事吉凶的,确实又看不到巫的成份,是根据算卦先生的水平有关了。所以现在,用简单的一句“封建迷信”想否定算卦,推八字,是说服不了人们的。因为人们还认为那不是迷信,认为是一们深奥的学问,还有人认为那是科学。这就是没有揭示清楚算卦与推八字这种筮术根本依据的是什么,以及所依据的有没有道理。而没有人进行系统的揭示与批判过,只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上的算卦,八字,风水书籍出版发行。而算命的大师也越来越多了,大有复兴的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神秘文化了。不过中国传统文化除了神秘主义,就是专制主义了。自然专制主义是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