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八) (第3/4页)

功课”后,遭到权臣、中书令、石显(宦官)和显友五鹿充宗(尚书令)的嫉恨。这种事自然是帝王身边受庞与失宠常见的权力斗争,也是帝王专制里不是外戚当政,就是私家奴才宦官当政的必然。最后京房成为权力者争斗的牺牲品,京房自己设套(提出的考功课吏法)而被石显等反套死了。后石显等抓着机会奏皇帝让京房到一郡里推行其提出的“考功课吏法”实验。京房自知已回天之力,在去魏郡太守职上,月余下狱,尔后弃市(在人聚集的地方被杀头),年四十一岁。京房的死不是死于他的术,而是死于他提出的政治改革。京房的死,正体现了专制帝王时代里,精英学者的悲剧人生。京房根本不可能从“考功课吏法”上能匡正帝国的危急,整个二千多年的后封建社会里都不可能解决那种危急与矛盾。帝国里的危急不在于“考吏治”,而在于“考皇制”,才是根本出路。考吏治是治标,而考皇帝制才是治本。

    而京房一个大讲阴阳灾异占候学说的人,而得到皇帝的信任后,想从整顿吏治上改变国家的重重危急局面,那只能是白日做梦。京房也明智的知道只是想借着皇帝的力,推行“考功课吏法”来解决帝国出现的危急问题,若一旦让其离开皇帝身边去到一个郡里推行“考功课吏法”,就感到无比的恐惧降到头上。京房也清楚皇帝是包围在宦官与宠臣之中,随时听信他言,而改变初衷的人。京房终于应验了《系辞传》里那句经典的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京房因做事不密,而失身。

    正如班固在《汉书·卷七十五》里对京房总结与评价的很有见底:“赞曰:‘幽赞神明,通合天人之道,莫著于《易》,《春秋》。然子赣犹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已矣。汉兴推阴阳言灾异者,孝武时有董仲舒,夏侯始昌,昭、宣则眭孟,夏侯胜;元、成则京房,翼奉,刘向,谷永;哀、平则李寻,田终术。此其纳说时君著明者也。察其所言,仿佛一端,假经设谊依托象类,或不免乎‘亿则屡中’。仲舒下吏,夏侯囚执,眭孟诛戮,李寻流放,此学者之大戒也。京房区区,不景浅深,危言刺讥,构怨强臣,罪幸不旋踵,亦不密以失身,悲夫”。

    史家则能从历史观“象”中看的清楚,这一段可说是总结了西汉“占验八卦象数”学的发展过程,总结论述的很是恰当。在历史家眼里那些“假经设谊依托象类”之学是害人的东西。

    《汉书·京房传》所记皇帝让京房到地方一郡去搞他提出的政治主张,京房自感觉离开皇帝,就产生了恐惧,在离开皇帝去任上之前和路上所上给皇帝的密奏。

    “房自知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内与石显、五鹿充宗有隙,不欲远离左右,及为太守,忧惧。房以建昭二年二月朔拜,上封事曰:‘辛酉已来,蒙气衰去,太阳精明,臣独欣然,以为陛下有所定也。然少阴倍力而乘消息。臣疑陛下虽行此道,犹不得如意,臣窃悼惧。守阳平侯凤欲见未得,至己卯,臣拜为太守,此言上虽明下犹胜之效也。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蒙哀见许。乃辛巳,蒙气复乘卦,太阳侵色,此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已卯、庚辰之间,必有欲隔绝臣令不得乘传奏事者。’”

    京房到陕地,又上奏说:“乃丙戌小雨,丁亥蒙气去,然少阴并力而乘消息,戊子益甚,到五十分,蒙气复起。此陛下欲正消息,杂卦之党并力而争,消息之气不胜。强弱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己丑夜,有还风,尽辛卯,太阳复侵色,至癸巳,日月相薄,此邪阴同力而太阳为之疑也。臣前白九年不改,必有星亡之异。臣愿出任良试考功,臣得居内,星亡之异可去。议者知如此于身不利,臣不可蔽,故云使弟子不若试师。臣为刺史又当奏事,故复云为刺史恐太守不与同心,不若以为太守,此其所以隔绝臣也。陛下不违其言而遂听之,此乃蒙气所以不解,太阳亡色者也。臣去朝稍远,太阳侵色日甚,唯陛下勿难还臣而逆天意。邪说虽安于人,天气必变。故人可欺,天不可欺也,愿陛下察焉。”

    京房所上“封事”里满纸尽是阴阳、卦气、天象、灾异学说上的术语,给皇帝上奏章是满嘴的阴阳灾异之说,以陈述其政治观点。也不知皇帝能否看懂他的密奏里那些说法,这正是汉“象数占验易学”的影响结果。

    在京房所上“封事”陈述自己的主张,已是心知肚明的知道自己的死期不远了。但不是通过所造的八卦纳甲筮术知道自己的凶险,而是看到的现实政治上的险恶预知到自己的凶险。所以京房是死于提出的政治改革的主张。京房是历史上提出考官僚制的第一人。虽然没有形成具体内容方案,但京房已看到帝国的危机与官僚制有关,这是京房又一项的伟大之处。

    京房的死是悲壮的,是可钦、可敬的。京房的悲剧性正是后封建黑暗帝制下文人的缩影。在中国帝王专制史上,京房是提出吏治改革的第一人。可叹的是帝王时代里不需要政治改革,帝王的想法,就是王法。帝王的命令,就是天下人遵守的法令。所以京房的“考功课吏法”并没有在帝王时代的二千多年里所传承或有所影响,倒是京房的八卦纳甲筮术对中国人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京房的筮术也许想在家天下的体制里,寻求一个框正王道的一个有效途径。从京房留下来的灾异占,可以看到其目的很明确。是想以“术”匡正王朝里的政治,以此约束皇帝的行为(这就是被后人认为京房携术干政的说法)。

    《汉书》里记京房以阴阳占候,上疏,所言屡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