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大发现》(二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二十九) (第4/5页)

一样的为人们所用,无失也无得。而往来水井的人取水不断。

    水井的水干枯了,井上也没有了汲水的绳索,又毁坏了汲水的器具,失去了水井的作用。水井里淤满了污泥,不能食用,陈旧失修的水井连鸟儿都不来光顾。井底能射到蛤蟆,汲水的水瓮又敞开了泄漏。水井不淘去污泥而不能食用,为此我感到难过。(水井)可用来取水了,是君王的英明,大家一起受到福祉。水井用砖重新修固,没有过失。清凉甘甜可口的井水,又可以食用了。汲水后不要覆盖井,有爱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这个世界就无比的美好。”

    (解说)

    “井”:水井。本篇是借水井来比喻养民,爱民的政治道理。本篇的题目是:“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改”:迁移,变更。“改邑”:封邑变更了。即换主人了。“无丧无得”:井水即无枯竭,也不满盈。本句意思是“封邑更替了,而水井不变,照样为人们所利用,而往来取水的人不断。”这是寓意着政治的道理。即寓意着封邑改变了,朝代更替了,而养民,爱民的原则不能变。相反则是政治失修,就会失去民心。本题目是借水井来比喻,即通过水井寓意养民的道理。也寓意君子当修养自身,惠及民众。本篇就是围绕着“水井”展开的论述,论述养民的道理。

    “汔至亦未潏井,羸其瓶,凶。”

    “汔”(qì):水涸。“潏”(yù):井上汲水用的绳索。“羸”(lěi):缠绕。此句的意思是:“水井里的水干涸了,井上也没有了汲水的绳索,又毁坏了汲水的器具,失去了水井的作用。”这是比喻政治失修,失去了养民的基础。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本段是通过对水井长期没人修管,而荒废了。井里淤满了污泥,再也不能食用,这荒废失修的水井连鸟儿都不来光顾。以此比喻社会政治萧条衰败的局面,失去了养民,聚集民众的基础条件。通过“井”的描述象征社会不是一派生机盎然,而是荒废败落的景象。

    “井谷射鲋,瓮敝漏。”

    “井谷”:井底。“鲋”(fù):虾蟆。“瓮”:提水的工具。本段是通过对水井和汲水工具的描写来比喻统治者失去了养民惠物的根本。本句的意思是“井底能射到蛤蟆,水瓮又敞开了泄漏。”井底没了水,能射到蛤蟆。没了井水,没有了养民的东西。提水的工具也坏了,即养民的条件也没有了。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渫”(xiè):淘去污泥。“井渫不食”:指水井不淘去污泥,就不能食用。“恻”:伤心。本段是说水井不能食用,失去养民的条件。比喻政治上出现了错误,作者感到伤心难过。但终于这种局面被打破了。这是作者的希望。水井清去了污泥,可以用来取水了,这是君王的英明与伟大,大家一起受到了福气。这是作者通过水井能够取水,来寓意政治道理。作者向往伟大君主的出现改变衰败的社会局面。

    “井甃,无咎。井冽寒泉,食。”

    “甃”(zhoù):用砖修井。本段是说:“水井用砖修固,没有过失。清凉甘甜可口的井水,又可以食用了。”这是来比喻国家衰败的局面改变了,养民,惠民的政治局面又建立了起来。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幕”:井盖。“井收勿幕”:指取水后不要盖井盖,大家都能得到井水。“有孚”:有了爱。

    这最后是通过“井水勿幕”来比喻百姓都得到政治上的恩惠,这种恩惠是建立在君子(统治者)爱(有孚)小人(被统治者)的根本准则。

    本篇是通过水井来象征政治上的养民,爱民的道理。若政治上像水井那样失修,就失去养民的根本。政治失修,也就失去了民心。这是宣扬“民本”思想。即王制里的民本思想。这对后封建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养民,爱民,惠民思想奠定了儒学的根本。本篇以井寓意政治道理。作者希望伟大英明君王的出现,来扭转乾坤,使国家走向太平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伟大英明的君王就是给百姓修井的人。

    四、我们再看《周易》第五十一篇的思想含义

    (原文)

    “震,亨。

    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震苏苏,震行,无眚。震遂泥。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译文)

    “五十一、君子保持恐惧修省,亨通。

    惊雷震动,使人心生恐惧,失去了言语笑声。雷声响起,震惊百里,而对保持平静心态者,却不能洒落手持勺子里的香酒。雷声震来,使人恐惧,然后哑口不语,言笑失色,谨慎才能避免伤及身体,而获吉祥。雷震一来,有了危害,会丧失很多钱财,堆积像那九重的高山;不要追逐失去的钱财,过一段时间就会得来。雷声震动会使万物复苏。雷声运动,并无灾害。雷震有时会击到泥土里。雷震来来往往,有危险,但很多的东西并没有失去,这是有了事前的防备。雷声震动使人恐惧畏缩,左右惊顾,有所妄动会有危险;雷震是震不倒惊惧谨慎之人身上,而会落到那些没有防备者的头上;没有害咎,是建立了联姻的说法。”

    (解说)

    本篇的论题内容是“震:亨”。“震”:本义是指雷,震动。引申为惊恐,震惊。本论题其意是“惊惧,亨通”。为何“惊惧”才“亨通”呢?这是借雷震使人恐惧的心理,寓意君子恐惧修省,君子时刻谨慎小心的去行事,自然就是亨通的结果。故本篇的“命题”,就是“君子若能恐惧修省,亨通。”

    “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虩虩(xìxì)”:恐惧貌。“哑”:喑哑,口不能言。“哑哑”:形容没有了言语声。“匕”:食用具,如匙。“鬯(cháng)”:祭祀用的香酒。本句的意思是“惊雷震动,使人心生恐惧,失去了言语笑声。雷声响起,震惊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