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 (第2/3页)
易正义》中辑得一条成。 《九家易》亦称“九师易”,刘向(汉武帝时人)《别录》:“淮南王(刘安)聘善易者九人”。从《周易集解》中看《九家易》对属《易传》的注释,应是武帝时及后的汉代人所作。而侯果也是生平不详。 所谓《坤》卦爻辞,唯引干宝对卦爻辞都有其注释,其次是虞翻,可这两人注《易》上是典型的以汉象数注释法。所引这几家对今本《周易·坤》卦的注释,皆是以“象数”去注释,只是所用“象数”轻重不同而异。 如干宝对《坤》初爻“初六:履霜,坚冰至”的注释:“重阴,故称六。刚柔相推,故生变。占变,故有爻。《系》曰:爻者,言乎变者也。故《易》、《系辞》皆称九、六也。阳数奇,阴数偶,是以乾用一也。坤用二也。阴气在初,五月之时,自姤来也。阴气始动乎三泉之下,言阴气之动矣。则必至于履霜,履霜则必至于坚冰,言有渐也。藏器于身,贵其俟时,故阳有潜龙,戒以“勿用”。防祸之原。欲其先几,故阴在三泉,而显以履霜也”。 干宝通过对一个爻题“初六”和爻辞“履霜,坚冰至”五个字,进行了一百多字注释,但从注释内容看,能明白这一爻辞内容的含义吗?显然是不能的,只能是莫名其妙。干宝的注释是从“象数”里阴阳、刚柔、变占(算卦上东西)上解释“爻”意,又从爻数、阴阳、十二月建、附会到所谓的几字爻辞而引出一番道理。这种奇葩的注释法,却让人不可思议。 再如干宝对“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注释:“干宝曰:阴在上六,十月之时也。爻终于酉,而卦成于乾。乾体纯刚,不堪阴盛,故曰“龙战”。戌亥,乾之都也,故称“龙”焉。阴德过度,以逼乾战。郭外曰郊,郊外曰野。坤位未申之维,而气溢酉戌之间,故曰“于野”。未离阴类,故曰“血”。阴阳色杂,故曰“玄黄”。言阴阳离则异气,合则同功。君臣夫妻,其义一也。故文王之忠于殷,抑参二之强,以事独夫之纣。盖欲弥缝其阙。而匡救其恶,以祈殷命,以济生民也。纣遂长恶不悛,天命殛之。是以至于武王,遂有牧野之事,是其义也。” 干宝的注释依然是用“汉象数”去解释这一爻辞内容,既从阴阳、月建、爻数、纳甲、卦象等说之,又从“象数”而引到爻辞文字内容上的一番封建伦理说教及历史人物上的兴亡天命思想。 看干宝用“象数”去对所谓爻辞文字的注释解说,更是无根据的浮想联翩的附会而巳。如“坤位未申之维,而气溢酉戌之间,故曰于野。未离阴类,故曰“血”。阴阳色杂,故曰玄黄”,这正是用八卦之象去注释文字,故用“象数”去注释《周易》一书的文释、无疑于胡诌八扯。 如现在人去医院看病是通过仪器是对人体部位进行的检查,而医生也是看检查结果的人体某些部位的变化情况来诊断病情,并不是通过对人的外在穿带而进行检查论人体病情的。可“象数”易学却是通过《周易》的外在卦爻格式的象数去关注内在的文辞内容,犹如某人看病时医生若是通过其人的穿带论其五脏六腑上的疾病,其不大错特错吗? 如上以“象数”这种注释,可又有几人能弄懂说的是什么呢?可这“象数”易学却经久而弥坚,并成为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似的,使多少人误入歧途,皓首穷经,而迷途难返。 总之,从《周易集解》对今本《周易·坤》所引用的诸家注释,并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其内容,而是更加的神秘与糊涂。这正是原创《周易》被早期(春秋)史筮篡改用于卜筮,到战国末期又进一步篡改成数字卦爻格式所造成对其学术上的阴差阳错,以讹传讹。 3.附录: (1)附录《周易·坤》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格式 ①《周易·坤》原创文本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履霜,坚冰至。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括囊,无咎无誉。黄裳,元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利永贞。 ②《周易·坤》春秋文本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复:履霜,坚冰至。 ()师: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谦: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豫:括囊,无咎无誉。 ()比:黄裳,元吉。 ()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乾:利永贞。 ③今本《周易·坤》内容格式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2)附《周易·坤》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履霜,坚冰至。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括囊,无咎无誉。黄裳,元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利永贞。” (译文) 二、大地元始亨通,像雌马那样,繁衍顺承。(大地)正是君子的用武之地。君子先是有所迷失,后来得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