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七) (第2/4页)

>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虞翻曰:谓二失位,变而涉坎,坎为大川。得位应五,故“利涉大川”。五多功,故“往有功也”。]

    虞翻说的“四之五,得位正中。故光亨”,同样是“以经解经”的遵循,“得位正中”正是遵循《易传·彖》文里的说法,严格的说曲解《周易》始于《易传》。虞翻虽也有遵循《易传》文里的阴阳、爻位之说,但更多的是以“汉象数”注释经文,同时又进一步演义了“汉象数”易说。这也说明早在《易传·彖》文都以卦爻阴阳、爻位等附会《周易》文辞了。因象数里爻位也各有代表含义,如天、地、人位、贵、贱位、阴阳得位与不得位等等。可虞翻在对所谓《需》卦辞注释,怎么扯到《大壮》卦里呢?如蜀才对《易传·彖》辞“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的说法“此本大壮卦”,也说到《大壮》。这种说法并不是通过“错卦、综卦、互卦”(即从一个卦符号上的颠三倒四,错综对应而变出另外的卦符号)里的说法,而是“象数”里消息卦(卦爻画阴阳升降变化)说法。“象数”中认为《需卦》九五爻画原为《大壮》九四爻画变来的。是《大壮》变《需》卦(一个爻符号)时,《大壮》九四上行而得中,遂为《需卦》九五(俗语不是有九五之尊之说),得尊位(天位),即得中正之位,成为至尊。这正是虞翻说的“大壮四之五……四之五,得位正中”来源,也是“孚谓五”说法的来源了。而其中的“离日之光”,是从《需》卦符号里的一个八卦符号《离》卦取象的说法。

    而虞翻说的“谓壮于大舆之辐也”,本是今本《大壮》卦九四爻辞内容,因认为《大壮》卦九四爻符号上行(变化),正是与《需》卦九五爻画同(为阳爻画),才有虞翻从《大壮》九四爻辞引来这说法“壮于大舆之辐也”,这引述是用来注释所谓《需》卦里卦辞“贞吉”的,这本不相关联的内容意思,硬是扯到一块上。可又有几人能看懂那些犹如胡说八道的注释出处呢?即使看懂这些说法的出处,又有何用呢?对不明就里者只有对《周易》一书更加形成糊涂(大多人看不懂)与神秘(少数人不懂装懂)而已。

    无论从卦画符号里各种卦变而得的八卦取象,或从爻画的阴阳升降、爻位“象数”诸说,而引到所谓卦爻辞(文字)上的注说,皆是穿凿附会,因《周易》一书既不是按八卦取象,也不是按阴阳爻位填进的文字,八卦取象与数字爻位均是原创《周易》一书之后衍生的八卦筮法上的东西。

    我们再看虞翻注释中的“孚谓五”,这种以“象数”里的爻位而穿凿附会于《需》里出现的“孚”字,无疑是胡说八道,相比何晏的注释差远了。到底《周易》一书出现的“孚”(或“有孚”)是何意,下面附录《周易·需》文译解有说法。

    而所谓《需》卦里其它爻辞注释的诸家“象数”说,也就不必一一细说。

    3、附录:

    (1).附录《周易·需》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需》原创文本格式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于郊,利用恒,无咎。需于沙,小有言,终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xue。需于酒食,贞吉。入于xue,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②《周易·需》春秋文本格式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井: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既济: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节:需于泥,致寇至。

    ()夬:需于血,出自xue。

    ()泰:需于酒食,贞吉。

    ()小畜:入于xue,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③今本《周易·需》内容格式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xue。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入于xue,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2).附录《周易·需》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于郊,利用恒,无咎。需于沙,小有言,终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xue。需于酒食,贞吉。入于xue,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译文)

    五、机遇对有爱心的人,带来光明,通达,美好的前景,更利于建功立业。

    在城外等待时机,要持之以恒,没有害处。在沙场上等待时机,小有错误,但结果不错。在泥泞里等待时机,会招致强盗的到来。在血光境地里等待,等于坐以待毙,应走出险境之地。在上层的社交酒宴上寻找机遇,前景自然光明。陷入险境,没有邀请的客人突然来访,恭敬地接待他们,最终是吉利的。

    (解说)

    “需”字有等待,需要,停步等多种意思。而在本篇有“等待,寻求成功的时机”之意。

    本篇的篇名是《需》,不过《周易》一书里六十四篇文章,原初是没有名称的。正如这《需》名称,本是《周易》第五篇内容的首字,被后人抽出做为了篇名。

    《需》篇题目内容是“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而本篇的“画符号”与本篇的内容没有实质意义,作用只是排序而已,可当做排号“第五”而已。而本篇的内容则是围绕着题名与题目内容(即命题)展开的论述。

    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