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左传》与《周易》(十五) (第2/3页)
这些取象的内容,在《说卦》里都按排到《坎》、《震》、《坤》这些八卦中去了。 如此卦例中涉及的《屯》卦与《屯》卦以《比》做繇题的卦画取象: 《屯》卦符号里的上卦属八卦中的《坎》卦,取象“水”、“破车”等。而下卦属八卦中的《震》卦,取象“雷”、“长男”、“长子”、“足”、“马”等。 《比》卦符号里的上卦属八卦中的《坎》卦。而下卦属八卦中的《坤》卦,取象“土”、“母”、“牛”、“众”、“车”等。 古人将八卦里一卦取象可达几十种,一卦里取象也非属一类的东西,因世间万物八卦也不可能装下。更不知古人的八卦取象里,一卦里装进的卦象是有何的根据,又有何意义。按八卦的取象的实际用意,由《左传》里记也不过是取象卜筮的一种巫术迷信,和帝制里又阴差阳错以八卦取象变成“易学”上注释今本《周易》文辞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 所以此卦例中辛廖的断卦中那些说法都是从八卦取象中得来的,即通过八卦所取的物象之意而连串在一起比类附会出所筮问之事的吉凶来。这犹如猜谜游戏,听起来倒是蛮有意思的。 不过辛廖说的“《震》为土”,并不是说《震》卦取象为“土”。只有《坤》卦中取象为“土”、为“地”。这《震》为土”是指《震》卦变成了《坤》,《坤》为土,而直接说“震为土”。因《比》是《屯》卦里的第一繇题,在占卦时,《屯》卦里的第一繇画(今本《周易》里已变成爻画之称,对于“爻画”人们好理解。但春秋《周易》文本还不称“爻”而是称“繇”,故这里称“繇画”)是个“变”画,也就筮出一个“变繇”来,也就得出这一卦的断事“繇辞”了。即这《屯》卦画中的第一个基础符号“—”要变成“--”,那么《屯》里的内卦《震》就变成《坤》,也就得出“《屯》之《比》”,也就是“震为土”的说法来历(这里因不能将卦画符号附后,故不能直观地看明白)。这算卦上可是有复杂的说法呢!古代可是一门“学问”。 这一卦还要看筮出的卦里“卦辞”之意来断卦。即辛廖解卦时说的“公候之卦也”,是春秋《周易》文本里的《屯》卦里的卦辞里有“利建候”的说法(当然原创《周易》与今本《周易》文本里都有“利建侯”的说法。如今本《周易》里的《屯》卦卦辞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而今本《周易》里的《屯》卦的初爻辞也有“利建侯”的说法。如“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而春秋《周易》文本里做为《屯》的第一“繇题”的《比》,其“繇辞”中自然也有“利建候”的说法。而六十四卦中的《比》卦中,从“卦辞”到“繇辞”均没有出现“候”的说法。所以此卦中的《比》是《屯》卦中的一个“繇称”而已。但辛廖解卦时,又结合了《比》卦画符号中的八卦取象。故此卦例在断卦时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推理”所问事情的吉凶,主要是八卦取象筮法,并借用被篡改后的《周易》文辞当占卜辞。此筮例也表现了“筮无定法”的说法,全凭史巫联想、附会而已。 《周易》本不是卜筮书?而是政治哲学?我们来看原创《周易·屯》文译解,对比《左传》记载史巫以春秋《周易》文里“《屯》之《比》”卜筮,看两者之间所表现出的天壤之别。 附:原创《周易·屯》文译解 (原文)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译文) 三、遵循事物的规律,并坚定信念,就开始亨通,利于未来。不论在那里,都有利于建国封侯。新生事物草创初期,宜于稳定坚守,才有利于建立起来的侯国。 初生的事物,往往徘徊流连,犹如乘马列队缓缓而行;那不是强盗,而是求婚媾和的队伍,可是女子坚贞不肯答应婚事。应做好细致长期的工作,女子乃答应了出嫁。也如打猎逐鹿时,若没有山林官做向导,贸然进入林中,君子若不能见微知著,而轻率地继续向前追去,会发生危险的。如同骑着马小心谨慎而行,求得婚姻媾和。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没有任何不利的。积累财富,轻徭薄赋正确;若横征暴敛,就走向了凶险。骑着马列着送亲的队伍,出嫁的女子哭泣无声,泪滴涟涟。这正是为建国而媾和做出的牺牲。” (解说) “屯”(zhūn):本义指草木出生的含义,这里是寓意事物初生到发展的艰辛过程。 “元”:初,弟一。“亨”:亨通。“利贞”顺利实现目标。“建侯”:建立侯国。“磐”:磐石。“桓”:坚持。 “屯”篇中心内容是围绕着建国立业讲述的方针策略。本篇又是通过“求婚媾”来阐述建侯的过程。“婚媾”就是一种以婚姻媾和政治的一种手段。《周易》里已有“帝乙归妹”这一历史事件的引用。即商王与周族以婚姻缔结政治的事件。“建侯”应是建立一个诸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