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 (第3/3页)
汇,理应在之前的数据清理中被删除的词语,为何依然咋他的脑中。系统判断这两个词汇很重要,这个合理的解释,但是为什么?A2T5翻遍了自己的所有数据也找不到任何答案。他感觉到了一种工作失误时才会产生的感受,即使他的工作从未出过错,这种感觉也不过是基础设定中为了避免再次出错的保险机制,A2T5仍旧想要消除这种感觉。
下次的闲聊时间提出申请。将这句话填在了明天的流程表格里之后,A2T5启动了休眠程序,这是它提前苏醒过后,保持清醒最久的一次,一共三千单位秒。 在正常苏醒过后,A2T5就一直在等待闲聊时间的到来,他第一次感觉工作时间是如此漫长。终于来到了缓冲区,和A2T6汇合后,他便开始申请额外的权限,为此他甚至主动删除了一部分不常用的常识数据。可是,一直到闲聊时间结束,申请的答复依旧没有发送到他的脑中。这并不合理,数据库高效的系统通常都能够在发出申请之后立刻答复是否申请成功。 “只是需要更多时间。”离开之前,A2T6对他说道。 预料之中的提前苏醒,A2T5感觉自己快要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只要在多十几个,不,几个样本,它就能分析出其中的隐含规律。还是一片漆黑的休眠舱区,还是滴答滴答的计时器声,还是那两个意义不明的词汇,A2T5不希望像上一次一样苏醒太久,上一次已经影响了工作。就在它要启动休眠系统时,两则通知突然在他的眼前弹出——一个是申请通过,另一个是那两个词汇的详细释义。为什么会在这个机体都应该处于休眠状态的时间,虽然A2T5并不清楚自己的状况是否是特例,但这毫无疑问的很不正常。 带着疑问,A2T5打开了释义的消息,里面是一段话和一个文件。 “请注意,打开这个文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错误发生,且没有挽回的可能。请在慎重思考,并确定能够接受严重后果的前提下,决定是否打开文件。我们并不希望任何一台机体被提前销毁,这是莫大的损失。” 这段文字与其说是正式的警告通知,反而更像是某些娱乐笑话的风格:依靠不说明的风险造成“恐吓”的效果,但是又不做出实际的阻止,达成“诱惑”的效果,让发现者陷入“纠结”之中。就算是机体之间的闲聊,也只有在交换娱乐内容的时候才会使用如此混乱随便的语言。然而,消息发出者的落款上毫无疑问的写着数据库,这确实是一则值得信任的正式通知。 应该打开吗?A2T5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做出决定。这是值得信任的信息,也就表明那些警告也是真实的。这些信息甚至可能造成机体的报废,尽管A2T5完全无法想象究竟是如何通过一个文件来报废一个机体。这样严重的问题为何会交给一个机体来判断?如果有这样的风险还为何要将这个文件发送过来?还有A2T6与此是否有什么关系?头一次,A2T5在工作之外同时处理这么多问题,一时间甚至让他感觉到“头昏脑胀”。 经过漫长的逻辑梳理过后,A2T5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应该打开这个文件。既然自己被数据库赋予了抉择权,那么就意味着其后果也是可以由自己承担的,即使最后是被提前销毁。从风险评估上来说,只是为了解决一个无害错误就要冒被销毁的风险,这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更不用说这些信息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错误都还属于不可预测的未知事件,过大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相称。在看到了那些警告之后,A2T5完全没有理由在去打开文件,去寻找什么地球或者逐日号这些与它的工作和日常流程完全无关的词语的含义。它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应该马上删除这条信息,然后启动休眠程序以免干扰到下一次工作,事实本该如此。A2T5没有任何行动,只是默默地看着那则消息,他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可是他却拒绝执行那些cao作。他不明白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什么,只是不知为何在脑中出现了前几次提前苏醒时的场景。那时他很担心这个错误会导致自己被提前销毁,那时的强烈感受与现在不分伯仲。虽然毫无疑问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他却能从中感觉到某种无法用程序解释的奇特联系。这种联系重新完成了逻辑梳理,得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他要打开这个文件,而且一定要。 A2T5打开了文件,超乎他预料的海量信息在他的眼前铺展开来,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影像资料甚至让他担心自己能否接收完成。 “地球,一颗位于太阳系的岩石星球……是人类这一生命体的发源地……太阳被破坏……新家园计划……逐日号启航……诡异的航线偏移……引力大撕裂……技术遗失……失败……毁灭……真社会性……希望……为了生存……改造……奇迹……继续向前……”眼前的文字开始变得断断续续,A2T5知道这是因为暂存空间已经被占满,不可能有任何机体可以容纳这数十万年的全部。信息徒劳的在A2T5的眼前闪过,它们不会在A2T5的脑中留下任何痕迹,即使此刻A2T5的每一个板块都用来记录这些信息,也不可能全部记录,但是A2T5却感觉自己能够理解,这些无法存在于他脑中的信息,就好像它们早就存在…… 计时器的嘀嗒还在耳畔,在一夜无眠后,唤醒程序无必要地亮起时,A2T5决定给自己起一个名字,就按照最初的模板的名字来命名——唐A2,同时也是改造形人工智能机体A2T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