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的自我修养_关于红白喜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红白喜事 (第1/2页)

    以前觉得把红白喜事合起来统称为“喜事”是不可理解的,家里长辈去世怎么可能和添丁进口,家族壮大相同论。总觉得我们的文化其实就是一直在避讳死亡的,毕竟孔夫子都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好像死亡是一个禁忌的词汇,是一个需要去避讳的,只是如此避讳的事情为什么又要和婚礼合称红白喜事呢?

    去年参加了同事的婚礼,婚礼上双方父母骄傲且自信张扬的表情深深的触动了我,于父母长辈来说,这是孩子长大成人自立的标志。

    诚然,现在农村还是会有攀比的风俗,无论红白都有,但是这场盛大礼仪的背后是家庭的攒聚,是一场又一场的传承。

    从过年到现在,村里去世了两个叔奶奶,以前因为不在家,或者上学或者工作都没有参加,这一次因为住在村里,就理所当然的参加。

    从圆庙开始,燃烧起卷的纸灰和哭声在黑夜中萦绕。从晚上跪棚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出殡,繁杂的手续和各种冗长的事项,整个脑袋都是昏沉的。

    两位叔奶奶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者,小时候也常常在她们膝下玩闹,可以说我的童年里有着她们太多太多的身影。

    亲人的突然离世,对于至亲之人来说其实是空的,是懵的。大脑根本就反应不过来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被这一套葬礼的仪式推着往前走。

    前一天还在商量着八十大寿的细节,没想到仅仅过了两天,就天人永隔。

    死亡,对于去世的人来说,只是一个瞬间,但对于活着的人,是一個具体而冗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大家共同的搀扶和帮助,需要他人在席上有说有笑,谈笑风生一般说说日常琐碎和天气,来宣告这苦闷的生活并没有停滞不前,无论怎样,它总会继续。就像是河水,一直奔流,从不停息。

    其实当那个死掉的人变成了我们自己,我们也希望自己的亲属可以受到类似的帮助,邻里亲眷们也可以在席上面色如常地吃一口好饭,喝一碗热汤,讨论一下今天饭桌上的虾确实美味鲜甜。

    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我先下场了,各位生活还要继续,日子还要照常。毕竟,死亡是一趟注定满载而归的列车,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客。谁也无法逃脱。

    不同年纪的人会有不同看法。

    对于葬礼繁杂的手续和冗长的事项,通常年轻人会深恶痛绝,上了年纪后,又会不自觉的同流合污。我正在经历这种事,从深恶痛绝到困惑不已,终于好像悟出了点门道。

    可能因为年纪轻的人离死亡远,而年纪大的人离死亡近吧。从这点上来看,通常反对这种事的晚辈,都认为死亡是一件遥远的事,天然而本能的敬畏。而赞成这种事的长辈,反而是看的开看的淡的。

    年轻人容易过于在乎情绪而忘记现实。当然他们也有理由。这样做的一切,与死者有什么关系呢?

    年轻人总是觉着,大家安安静静伤心一会不好么?但是换种角度,如果没人给做这些杂事,你哪有空窝在角落里伤心啊?

    他们又觉着,做那些杂事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换种角度想一想…那种谁都不麻烦的葬礼,三两小时就成灰,也没好好告别,从此与这世界再无关系…难道不会太过于冷冷清清,后人每每回忆起来,也是控制不住的悲难自抑。

    死亡对于年轻人而言,总是一件沉重而悲痛的事情,因为这件事,离他们来说,真的太遥远了。但是是,人一旦过了一定的年纪,当你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后事了,那么你看待死亡的方式,立刻就会变得不同。

    这个时候,你反而会不喜欢那种沉重而悲伤,庄严而肃穆的葬礼。

    可能你并不会希望你的后辈为你伤心,你宁愿用花钱这种手段,帮助他们发泄情绪,用一段时间,用一定金钱,用俗气而热烈的烟火气息,用各种琐碎麻烦无必要的事情,绊住他们,让他们时刻活在现实中,来不及为你伤悲,便已经继续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