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全球收割在即,长安磨刀霍霍! (第3/3页)
待之,七问兵法;齐威王亦九问兵法,任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齐国霸业。
孙膑晚年退隐鄄邑,设馆授徒,钻研兵法战策,着成《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战国前期的战争实践经验,而且对政治斗争、经济建设、商业交流都有指导作用。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 孙膑的到来,却是替唐景解决了一个难题。 他之前就有计划,将武将培训班升格为武英殿,对应吏员体系的文渊阁,成为培养武将的正规军事院校。 而孙膑,便是主持武英殿的合适人选。 ……… 郭嘉,字奉孝,东汉末年曹cao帐下着名谋士。 出身颍川郭氏,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cao,为曹cao统一北方立下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在曹cao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谥号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 因着英年早逝,郭嘉功绩其实不怎么显,但确实是当世知名谋士。 尤其擅长军事。 为此,唐景没怎么犹豫,就觉得任命郭嘉为军务署旗下参谋司司正。 这个职务。 在此之前,一直都是由来自尊龙国的玩家代理。 现在终于是迎来正印司正。 想来。 郭嘉肯定能在参谋司司正的位置上,绽放出属于他的光彩。 ………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 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 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拜大将军、凉国公。 蓝玉为常遇春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所以作为太子妃舅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 朱元璋给儿子朱标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作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的预备。 然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洪武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得。 又是一个夺嫡案的参与者,以及牺牲品。 对于蓝玉这等猛将,自然是要安排到军中任职,唐景琢磨了一下,就决定让蓝玉代替蒙恬,出任第21师师帅 蒙恬专心担任飞熊军团副统领一职。 毫无疑问。 后续组建新的主战军团,蒙恬将会是出任军团统领的优先人选。 ……… 安排好三位将领。 唐景跟着找到行政署长荀彧,交待相关事项。 其一。 在鹈鹕郡选一县之地,改造为军马场,用于放养战马。 长安重装骑兵无法获得大规模发展,除了是缺少战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正儿八经的军马场。 长安城内的军马场,早就不够用了。 最开始,唐景是计划将门罗县改造为军马场。可随着领地扩张,门罗县乃是长安城周边腹地,地皮金贵,自然不宜再用作军马场。 鹈鹕郡南部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此地西临塔拉山脉,北面是梅洛河,南面为北落山脉,依山傍水,加上地势平坦,耕地开发又不足。 最是适合改建为军马场。 有了孤山军马场,未来,长安才有底气大规模扩编骑兵部队。 其二。 便是关于武英殿的筹建,以及对孙膑、郭嘉二人的任命。 此外。 还推举朱熹为文渊阁掌院,杜甫为长安大学校长。 也算是人尽其用。 其三,则是关于新增两百七十五万流民的安置问题,也需要妥善处置。 最重要的是—— “兽潮攻城结束之后,领地预计又将迎来一波人口大爆发,甚至可能是上千万级别的,行政署要提前做好预案,不要到时候搞得手忙脚乱。”唐景嘱咐。 这是为全球大收割在做准备了。 “大人放心。” 千万级的人口暴涨,当然不是能轻易处置的,荀彧却也只能点头应下。 最后,则是将开宝箱获得的建筑图纸,悉数交给荀彧。 诸事才算交待完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