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银陀落血仇 (第3/3页)
击了兴安县城。
这条路走不通孙社就和萧万河商量,他两个都同意掉头往西,但是目标不大一致。 得知江山军闹得欢,萧万河已经无心恋战只想赶紧回抚州,最后他俩同意在香炉峰下分兵,自愿去抚州的一部跟着萧万河继续向西。 其他人则跟着孙社前往贵溪,一方面协助贵 溪抗击银陀,一方面寻找回余干的办法。 但是孙社没想到他们还未到贵溪,贵溪已经被戈阳的血洗吓破胆,竟绑了自己的县令开门投降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孙社只好在乌龟岭下的流口镇紧急掉头,重新向西渡过西溪河来到鹰潭坊。 到这里他们不敢再走了,因为知道安仁被江山军占据,水路、陆路都已不通,他们只好决定先打探清楚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那,你们还剩下多少人?」在鹰潭坊甘泉寺里,谢友三见到孙社等人立即着急地问:「还有其他头领损失么?」 「右钩子和阿卯都受了伤,还在将养中。其他人多少有些轻伤,倒不碍事。」孙社叹口气:「死伤很重,是某没有带好队伍,回去要向李三郎请罪!」 「这个是次要的!」谢友三摆手:「先简单互通下情况吧。」说完,将湖西反正、余干大捷、收复安仁的情况做大致介绍。 众人立刻雀跃起来,都欣喜地说:「没想到短短时间里,李三郎能有此战果,看来青衫队又得到壮大了!」 接下来孙社告诉谢友三,从戈阳撤出来边走边打,到狮子岩收拢了队伍和民夫总共两千二百人。后来曾派人悄悄回去看过,西门、北门外沿河全是尸体。 人头都被割去堆在贵溪城外做成京观了,只有林梓洋的尸身因为倒在芦苇里被遮住,意外地保存全尸。 据说后来戈阳城内乡绅出面请求收尸以避免瘟疫流行,结果在城西掩埋了一个很大的坑,东西三百步,南北六十步,埋了城内外一共四千七百多具尸首。怪不得说是场「屠杀」! 残军辗转走到香炉峰下时,还剩一千七百余人,萧万河带走四百多,余下的有一千二百人跟着到了鹰潭。 这几日又有少量余江及鹰潭本地子弟陆续投军,总人数是一千三百四十二人,其中有伤员九十七名。 「唉,多亏当初大人设了卫生急救员,不然的话这一路不知还有多少人要丢命!」宋九一颇为感慨地说。 「是啊,好多伤员都陆续留下了,我们有名册,一共寄养在老乡家里两百二十六个。」林顺堂是负责后勤的所以对数字非常清楚: 「寄养在谁家、那个村子我们都详细记下来了,将来反攻的时候再找回来!」 谢友三很意外,他抬头看看大家:「说得好,我们总有反攻那天的!大人这不是已经到安仁了嘛,大家放心,欠下咱们债的我们要收,情分也一定有还的那日!」 「谢总旗,既然咱们都联系上了,是不是我们跟你回去?」高汉子问:「这地方驻着上千人也供养不起。 还好我们有于参将赐下来的大旗做信物,又答应本地乡绅保护他们周全,凑了五百两现银人家才同意我们驻在这寺院周围,卖给我们些粮食熬到现在。 也多亏那银陀是在我们做了撤离准备之后进攻的,有些财物、粮食得以带出。他若提前一日发动,只怕这支队伍走到半途就全溃散了,根本支撑不到今日。」 「是呀,还有三天就要断粮,我们很着急,所以往四处派小队出去,一个是购粮,一个是打探军情。」孙社说: 「现在要紧的:粮食、伤员、大夫和武器补充。有三百多手里只有竹枪的,弓箭很缺;还有几十个生病的,卫生员解决不了,全靠陪娄先生一起来的杜先生照料……。」 「等等,娄先生是怎么回事?」 「娄谅先生,大人派人专门请来的夫子,刚到营里就出事了,我们护着他一路走到这里。哦,还有车辆和牲畜极其匮乏。 本来带了些牲口,路上吃掉不少,只剩下四十多头,车辆也只有二十几驾。有些为了换吃的和药品 在路上卖掉、抵押了……。」他陆陆续续说了个大概,让谢友三知道这里的情形。 「我看这样,既然知道这边情况了,各位头领派个代表,咱们找条船,坐船顺流而下回安仁找大人汇报去,如何?」谢友三提议。 「行,这样更快!」几个人商量了下,决定派宋九一跟着谢友三返回。谢友三叫来赖伍发,让他和两个伴当骑上骡子赶紧走陆路回去报告。 孙社带上林顺堂去东湖边的尚敬里,找乡绅杨廷旺,告知安仁县城已经收复的消息,并借条船用。 那乡绅听说官军已到安仁县城,一直以来的担忧顿时化为无形,立即将借船的事应承下来。 他却提个请求,说有个族弟武艺很好,一直有报国之志,愿意跟随前往安仁参加团练效力,请他们随船带去。孙社一听觉得好事呀,马上同意。 这样谢友三、宋九一,加上那个杨家的子弟叫杨世杰的,由向哨长和阿季那什人保护,坐了船出东湖,然后沿江而下。 接近石港就有水军的轮船接近来查验,见是自己人非常热情,立即派了个伍长上船引导他们到安仁县城西门码头上岸。这便有了前面冯参飞马来寻李丹报告的事情。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