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殿下要抗旨 (第2/3页)
> 同时也勉励上饶各级军政官员同心协力,在郡王上京拜寿的期间里守好自己的岗位,不要给乱匪叛臣以可乘之机。 同时也授予参将五军都督府前军副将衔,让他拥有战时对全城武力——包括仪卫司的郡王府卫队和水营——的指挥权。 周长史念完旨意,卢瑞当场向激动的于和蓼交割了副将印信。 「诸卿都听到陛下旨意了?」赵榛沉默片刻抬起头,看向审杰和卢瑞:「那么如果要走,哪天动身?」 二人对视一眼给郡王行礼说:「如果顺利,广信城此时已经破了,午前第一批粮食就要进城,请知府大人立即着手安排城内青壮前往北水门转运粮食。 李大人意见,请千岁今天傍晚时分趁往来车马交接之际出城。」 「好的,孤知道了。」赵榛点头,转向韩知府、于副将道:「那么请韩大人、于将军赶紧回去布置,三万石粮食可是对上饶来说太重要了,务必妥善、小心!」 二人起身答应之后,转身正要走,忽然革祥大哭起来,拍着茶几老泪纵横:「皇上、殿下,何以至此、何必如此?岂能对上饶如此没有信心,而置百姓于不顾乎?」 「革先生不必如此,」赵榛想了想朝韩知府他们拱拱手:「不过老先生有句话是对的,上饶之军心、士气是值得吾等有信心的! 上次他们没能拿到的东西,即便加了一倍人数,孤看也照样拿不到!究竟怎么做,孤还未拿定主意。老先生放心,孤会慎重的。」说完,转向魏子安: 「先生年纪大了,请魏兄代吾送先生回去休息。」然后又命刘郁南与于参将会同商议王宫夹城的城防事宜。 待众人都退出,熙安殿里只剩下了周长史和审杰、卢瑞三人,郡王背着手在殿门口思忖片刻,回身对贴身太监陈丙道: 「阿丙,你去将世子带来偏殿说话。」说完便带着这三人进了偏殿。 前面说过,丰宁郡王很独特,辖地在广丰,王宫却在上饶。 而且上饶府还在西北角为他专门开了个丰宁门,沿着西侧连串的水塘 修了座夹城,夹城另一侧城墙在丘陵上,最高点是四脚亭。这样的王府整个帝国也是独一份了! 然而它的王府格局也是很独特。与其他王府不同,丰宁郡王府被一分为三,两条主干道成个t字形。 西侧是主建筑群,由信远门、会朝门、熙安殿三个院落组成前半部,后半部是元思堂、同喜堂、慎寿堂组成后三进院落。 在它们的西侧是郡王府的三司一使办事机构:仪卫司、长史司、典膳司、仓库使。东边这块就是花园了,主要建筑南有修心堂,北有乐寿堂。 南边以水系为主,环伴月湖有各处亭台楼观,北半部则以山系形胜见长。这还没完,后头还有一大片相当于三分之一面积。 这块里包括了仪卫司的校场、靶场,工正所以及大片王爷自己的菜园和畜牧场,远远望去倒有田园之乐。最后靠北墙下是几乎长达一里的各种仓储。 总之,这个规模不小的王府,实际居住面积并不大,主要都是向皇帝展示自己如何不思奢靡与权力,乐意做富家翁的意思。 故此整个王宫里唯一以殿命名的,就只有这个熙安殿。熙安殿虽然叫殿,实际只面阔五间,比一般富裕人家的正房大不了多少,倒是进深足有五廊,足够放得下朝贺时的众多官僚。 所以若是从空中看去,这座大殿几乎是个正方形,四角高挑,坐落于两层高台上,西侧是典膳台,东侧是座前有连廊的偏殿。 偏殿实际是掩人耳目,它是郡王平时商议事务使用,它一侧与主殿相通的,前后看上去与一般殿宇无异,实际却是内含通廊,故而外面的人根本听不到里面的谈话。 郡王走进偏殿内坐下,不发一声。周长史看看审杰,又看看卢瑞,二人也都一头雾水。周长史走到郡王身边,施了礼,轻声问:「殿下可是还在犹豫?」 赵榛摇摇头:「孤不是在犹豫,而是决定了。」这时外面有小宦官轻声报告陈丙与世子来了,赵榛招招手让他们进来。 世子赵原理今年才四岁,白胖胖地,小胳膊如莲藕般。赵榛把儿子抱在怀里,然后让审杰和卢瑞上前,对他们说:「你们带世子走,我留下。」 「什么?您不走了?」众人齐齐大吃一惊。 「父王,您要让我去哪儿玩呀?」小世子仰着脸问。 赵榛指着审杰他们:「这些忠臣是来接你去京师的,太后老人家想你了,派他们来接你。马上太后就要过诞辰,你替父王去给太后祝寿,要磕头、说吉祥话,再带些礼物给她老人家。」 「可,为什么父王不一起去呢?」 「父王要打仗呵!现在贼已在城外,父王得带着兵士们杀贼呀!」 「那父王我想和您一起杀贼!」 「小檀,咱们父子得分工。」赵榛摸摸他的头说:「我来抓贼,你去京师给太后磕头,这样就两不耽误对不对?」 赵原理想想,把胖脑袋点了点,赵榛笑了:「去告诉你娘准备下,今晚就出发,早去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