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对岸有追兵 (第3/3页)
可。”
“你的意思是接了此事?” “据我所知,官府是将广信当作上饶后方,在里面一直不断积储粮草的。”虔中说: “那里面没有三万石也有个两万石。官军突然袭破广信,然后全力从那边往上饶运粮,这是要收缩兵力于一点,和我军拼消耗。很聪明的做法。” 虔中说完叹口气:“我甚至可以猜到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为何?” “因为朝廷正在外面调集大军包围上来,需要上饶把我等死死地钉在这里。”虔中看了娄世明一眼:“二公子不可不早做打算!” “你觉得朝廷大军会从哪个方向来?” “依在下看来,目前玉山、江山方向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蒲城。西边会不会过来军队要看朝廷和杨贺父子之间打得怎样。 如果江山军顶不住,那么官军主力就会沿着信江上来,从贵溪、戈阳、铅山这样兜过来,最后把我们装进上饶这个大笼子里。” “我早和父帅说过,应该尾随杨家西去,那边空间广阔更适宜周转,有江山军作为盟友不至于被朝廷各个击破。 可他觉得那是拾人牙慧,而且故土情结,所以非要打下上饶在此地称号建国不可!”娄世明气哼哼地说:“这地方就是个死胡同,被人家几面一围出都出不去,有甚好?” “二公子胸怀非常人所能了解。”虔中点头:“不过,您通过这件事如能控制半数大军,倒也不失一得。将来或可凭此攻城掠地,打下一片属于您自己的江山呢?” “如有彼时,愿先生能继续辅佐,还像今天这样对某畅所欲言!”娄世明抱拳道。 “虔中遵命!” 上坂堡现在已经换了守备部队,第四连离开之后第二连便接下防务,各部队开始有序撤离。 根据事前的安排,观察哨在见到又有从东门往吉阳山的信使后便立即赶回来报告。 李丹下令通知各部、城里以及广信。官军负责打扫战场,他们带着缴获和上千的俘虏撤入城内。 运输物资的民夫和马车终于可以休息了,他们进城之后便不再返回。 而广信的宋九一也得到了撤离的指示。 “大队正,这、这还有两千石没来得及运走,多可惜呀!”部下对宋九一说。 “不管了,赶紧走!爵爷说了立即撤,执行命令!”他忽然想起来:“县太爷撤走了没有?那些押班衙役和捕快呢?” “都安排在半个时辰前撤离了,他们走的是下坂渡水路过河进的水寨,家眷也都走啦。”部下回答: “遵照您的指令,连衙门里的账册、书籍、记录统统都已经运走!有部分不大重要的,装箱后他们一个都头带人拉到城外,埋在了土地庙后面。” “全城喊话,两盏茶后咱们的人全体到北门外集合!” “是!” 生铁皮卷成的扩音器是个好东西,上次李丹在南山对娄世明喊话的时候就想到了。回去路上和陈三文聊,谈到生铁都能干什么用,他忽然想起这个东西来。 结果就做了些,优先发给各部长官,然后开始向各巡检司下发,很快成为队伍里的新宠。 这会儿七、八个骑着骡子的举着在全城哇啦哇啦一通喊叫,每个角落都听得到。留在城里的辅兵队和部分镇抚兵逐渐集结到城外,列队点名报数后向北开拔。 这是广信县城离开的最后一批人。在他们身后是座空荡荡,街上连只猫儿也没有的空城。 一直盯着大源渡口的裴天虎总算稍稍放心了。这一宿他和手下疯了似地干活,挖陷阱、设埋伏,绊马索、竹签子、野兽夹全用上了。 当然,这里头也有在罗桥及周边雇用的三百多乡亲的助力。直到天亮,后面开始有人不断来报: “火铳队和四连过去了,一连到了罗桥镇,三连也过去了,已经看到指挥连……。” 他的心定了许多,但还有一半悬着。人数和物资最多的辅兵队还没到,更重要的,李三郎和他所在的二连也还在后面! “催促指挥连和辅兵们赶紧通过!他娘的,今天的天怎么亮得这样快?”他咬牙切齿地骂。 听他说“催促指挥连”,通讯兵愣了下,但没说什么转身上骡子去传话了。 这时候,忽然有人叫:“裴指挥,渡口有人过来了!” 裴天虎“唰”地转身,见果然一个浑身湿漉漉的人正往山上跑来,走近些看出来,正是自己留在对岸观察的那名侦察兵。 裴天虎登时心里“咯噔”下,大步迎上去问:“怎的,对岸有情况?” “指挥,骑兵,是骑兵,大约有八百来人!”那人报告说:“七、八个走在前面的探马把渡口看了个仔细,然后回去报信。 他们大队在后面离着半里地左右。后来从望远镜里看到有个当官的不知说了句什么,骑兵大队就往大源废弃的寨子去了。现在他们正在拆寨子里的木头呢!” “糟糕,那一定是追兵!娘的这帮兔崽子倒是聪明,早没想到他们会利用寨子里的木料,不然一把火烧了多好!”部下在旁边说。 “别废话了!”裴天虎恶狠狠地在身边小树上拍了一巴掌,把脖子上的筋扭得“咔咔”响,说:“你先别换衣裳,骑上马到前面如实报告给高营正,让他好有个准备! 既然知道有追兵,好啊,这下老子们一夜功夫没白费,不留遗憾了!弟兄们打起精神来,准备打仗啦!”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