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热度拉满的满分作文! (第2/3页)
期的校报,她都有作品在上面刊载,题材多样,文笔华丽优美。
这种种因素,让余冰薇拥趸极多。
江大附中的校园贴吧中,常常看到有人发帖从各种角度吹她,连本来只能算清秀的颜值,在才华滤镜的加持下,有人都直接将她当女神来膜拜。
可能就是因为各种尬吹,才导致她最近遭遇了“反噬”,有些产生逆反心理的附中学生,直接将一中的许清如请过来当工具人,狠踩余冰薇!
《赤兔之死》倒是成了他们的输出工具。
而余冰薇的支持者们,在被这样骑脸输出后,当然也不会善罢甘休,开始花式反驳,同时还向《赤兔之死》这篇满分作文开炮。
他们的反击还不局限于校园贴吧,而是进一步开辟战场,甚至还打嘴仗打到“知乎”上去了。
在这个平行世界的这个时代,“知乎”的口碑还没有烂,还算不上“逼乎”或者被调侃成“分享你刚编的故事”,可以说混迹“知乎”的各行各业的精英、大佬还是挺多的。
“如何评价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这个问题一下子被吵出火气的双方炒热了!
关键是双方吵着吵着,就不只是学生之间在吵了,很多围观的网民也参与了进来,各种拱火凑热闹,一时之间可谓唇枪舌剑。
在这个问题的下方,回答者们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派,有人完全瞧不上这篇满分作文——
“谢邀,作为资深语文老师,我认为这篇作文水平很低,而且偏题,满分60我给个38吧。”
“客观来看,遣词用句文不文,白不白,流于形式,有严重违和感,用现代说法就是在中文里夹杂大量英文。
赤兔:我是一匹horse,曾经我的rider是吕布,但遇到关云长后,我被他的诚信感动,他就是我的ht。现在他死了我也不要活了。就酱吧。”
“以对文章的要求来看待赤兔之死,立意不深刻,语言太蹩脚,切入角度还算新颖。
如果我是个大沙雕没见过世面,我会给这篇考场作文60分,但我已经26了,如果我去判卷,只会给她42。
说实话,18岁的古人中,文章写的比赤兔之死好的数不胜数,这样一篇作文拿满分,只能说明今不如昔。”
“个人感觉属于一般垃圾水平,阅卷组水平过低。虽然不至于零分,最多高于入门分一些,远达不到满分水平。
这篇文章最近网上炒得很火,我听说是文言文,具体一看是古白话。
无奈学生水平不够,写的不伦不类。故事情节也很一般。
其实这是一篇典型的跑题作文,只不过是半文言写作的噱头,被炒作起来而已。
它所写的乃是忠义而并非诚信,忠义和诚信虽有交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然作者为了避免跑题在里面用第三方视角硬给评论成诚信了。
只能说作者有小聪明,但文采真的不行!”
“我看过的古文太多了!
这篇小文,稀松平常,文不文白不白的,语言之稚嫩如同襁褓中的婴儿,功底之浅薄暴露无遗。
现在的社会极端文化贫瘠,这样一篇拙劣小文居然能引起广泛关注。
要知道,放在古时,稍微受过点传统教育的小童都写的比这个好,至少文笔醇正,清新自然,贯穿着华国的文气。
反观这篇小文乏味几同白水,我读不出文化的味道,读不出华国的味道。
立意牵强,离题万里!
众所周知,关羽忠义,此文居然生拉硬扯穿凿附会明目张胆堂而皇之点窜为诚信,其文理之拙劣可见一斑。”
……
余冰薇的支持者们,看到知乎大佬们,这么会喷,还从各种角度将《赤兔之死》批判得一无是处,他们顿时高潮了!
他们就像捧着圣旨的传话太监一般,赶紧将这些答案转载到校园贴吧之中,狠狠地反击那些将《赤兔之死》捧上天,非要用许清如来踩余冰薇的家伙们。
还别说,有了那帮逼味十足、嘴炮一流的知乎用户作为外援,他们一时间倒还真的占了上风。
此时这篇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已经彻底被炒热,简直成了当下的流量密码。
原本已经过气的许清如,倒是又被营销号们炒作了起来,之前她的外号是“最美军训女神”,这次她又荣获外号“最美学霸女神”、“最美文学女神”!
营销号们直接拿她那个全市排名的榜单炒作,毕竟是“全市第一”,配合她的那些美图,确实相当有噱头,获得“最美学霸女神”的外号也很正常。
至于“最美文学女神”这个外号的来源,当然是把话题歪到近期很火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上了,蹭流量这种事,营销号是最擅长的。
在《赤兔之死》被各种批判的时候,有些理中客的网民看不下去了,就感觉那帮只会嘴炮的知乎大佬太装了!
既然觉得这篇作文一无是处,那你们考试时怎么就写不出来?
有人直接去“知乎”那个问题下方,跟那群瞧不上《赤兔之死》的家伙直接打擂台——
“这篇作文俗语名句信手拈来却没有堆砌感,行文晓畅明白,对三国历史烂熟于心,就凭这些就足以秒杀八成人,更不要说这是一篇限时的考场作文,我认为它完全配得上满分!”
“堪称经典!仁义礼智信五德,信居其末有其原因的。看上面回答,有人怀疑作文跑题,其实切题。
这里借赤兔之口说出诚信之德,是因义薄云天的关圣不需多说,已深入人心了。
只有仁义之主人,才能培养出赤兔之信。
这里明表赤兔,暗表关羽,读之意味深长!
若无仁义之德,诚信之德也就无从谈起!
妙哉妙哉……”
“其实很有《三国演义》原作者罗贯中罗老的范儿,作为学生,已经算是高水平,而且立意切合,语言流畅,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这样一篇考试作文,实属不易。
我相信只有真正爱着古典文学的人,才会有这种底蕴;只有看过无数名家经典,才能有这种急智。
不吹不黑,但我想说,有些人黑之前麻烦想一想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哪有多少时间给你慢慢想?”
“《三国演义》原文,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