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 以自由的名义 (第2/3页)
们善于总结的头脑,找出了对自己国家最有利的前进方向,当然这其中有一些前进方向此时或许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从这些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来,世界各国用自己的兴旺衰败,给中国人当了很久的免费的老师。 现在,应该是让中国人给美国当老师的时候了。 比如,想办法让大量的黑人自愿地偷渡到中国,看看中国人是如何应对黑人问题的,这可以成为美国处理相关问题的一个重要借鉴——不能总是别国给中国提供借鉴吧? 要知道,美国在民权运动达到最高潮的时候,表面上各族取得了这样一个谅解,那就是在上帝和圣经的面前宣誓,团结起来组成美国,而中国人则是多民族团结在中国执政党的旗帜下,从逻辑上考虑,美国用的办法和中国人一样,但是显然美国的民族问题并没有实质上得到解决,以前都认为那是因为中国人都是黄种人,所以他们更容易团结,既然如此,那就想办法增加在中国的黑人数量,让他们至少达到一百万以上,那不就有机会看到中国人是怎么做的了吗?到时候,美国大可以有样学样。就算再有问题,世界上总不会光说美国的不是了吧? 因此,一定要在一些地方大力宣传中国的好处,同时宣传美国的社会问题,这虽然表面上看是在抹黑美国的国际形象,但是事实上,却对美国的未来很有好处。 以一个外交集团出身的人来说,只要对国家有好处,自然怎么做都是对的,芭芭拉认为菲碧的这个设想,非常的有建设性,而且就算美国自己不抹黑自己,难道在一些地方的名声就很好吗?民主党那帮道德疯子,早就恨不得把美国说成是十八层地狱了——当然,他们只在国内说,去了国外谁说美国不好这帮疯子就跟谁吵,同时还会竭力说别国的不好。 这次,就顺着他们在国内的宣传,在非洲大力宣传美国不好中国好吧,而且这还能让民主党人误会这是中国人干的,谁也不会想到是共和党的外交集团干的,这很不错。 民主党不是推出了一个黑人总统,还要建立大政府,同时还要采取进攻性战略吗?这很好,看看你们这帮只会空谈和在金融市场上抢钱的家伙们,到底如何去领导这个国家,让真正的美国人民看看,你们默默忍受不去争取自己的权利,结果让别人来支持并上台的人有多么虚伪。 这里说句题外话,民主党比共和党历史更悠久,是从美国建国起就有的一个党派,南北战争爆发前的北方工业资本利益和南方农业和期货金融资本的斗争,共和党出现了,由于当时南方农业极为发达,大部分金融资本势力是跟南方站在一起的,毕竟由于新旧大陆之间的船期不稳定,使得期货和国际汇兑交易都有巨大的利润。而北方资本势力当时在新大陆市场都是挣扎求存,给大量资本进行虚拟交易留下的空间不多。 而外交集团在长期的外交中体会到,金融资本极为不可靠,倒是实业资本势力因为不动产的原因,很容易和外交集团留守到最后,因此两方面的合作更加紧密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也有人反犹的原因——企业一旦倒闭,实业资本家为了以后继续投资实业的名声考虑,总不会说他们自己没有损失吧?这个时候,最先抽走投资的金融资本势力就成了企业家和工人以及被波及的下游产业链的人共同的宣泄对象。 其实很多人潜意识中的观点,都是在遇到倒霉的事时,大家应该一起死才对,不能就我们死,而你只是损失了一部分利润。至于说实业资本也对被雇佣者进行了剥削,那也没有撤资的那帮人罪恶更大,至少他们给了工作和买面包的钱,但是因为你们撤资,让我们连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金融资本更可恨。 所以站在真正的纯粹的理性的角度去看的话,包括后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都是一种人性中纯粹的恶意的外在表现而已,那些游行的人和下令镇压游行的人其实没什么不同。一方的根本意思是,要死一起死,不能光我们死而你们不死,而另一方的意思是,我坚决不跟你们一起死…… 在纯粹逻辑的推演中,菲碧给皿煮制度推演出到一个极致的环境后得出一个极端悖论,皿煮本应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投票通过,大家都必须接受一起死结果的制度,如果有人不愿意接受投票结果,那么从定义上看,这显然违背了皿煮制度的根本原则。 而身处美国上层阶级的家族,怎么可能愿意跟大家一起死呢?所以那些民主党人都是一群伪民主的道德疯子。 菲碧并没有在计划中把这个想法完整地写出来,但是却多次把民主党称呼为道德疯子,这样的写法让芭芭拉感觉十分好笑,没想到菲碧为了让家里相信,自己是个纯粹的共和党人,不惜把民主党称为道德疯子——要知道,长期以来,民主党显然比共和党更受中国方面的待见,虽然民主党倾向于说嘴中国的人权问题,但是共和党更倾向于说嘴中国的经济建设。 至于菲碧为什么不喜欢民主党,芭芭拉也能想明白,因为菲碧说过,娱乐经济是依托于实业经济而存活的,资本势力虽然能对娱乐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显然不管是在提供渠道还是提供“舞台”方面,他们都不会跟娱乐业真正的共同进退。所以少女时代的发展也得更加倾向于依托实业资本势力,而不是金融资本势力。 更何况,土卫九本身也是一个正在壮大的实业资本势力,多多少少地在面临来自金融资本势力的窥伺,菲碧能说他们好话才怪。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以色列知道党卫军士兵纪念馆的真实情况后,虽然并没有大肆反对,还派人来参观,但是土卫九都对他们爱搭不理的原因。 没错,菲碧在土卫九发展到今天这样之前,就传达了一个信号,她既不喜欢宗教势力,也不喜欢犹太人势力,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前新纳粹组织成员的土卫九员工,会那么快地融入土卫九,并信赖菲碧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土卫九人都没有反犹的想法,而是不想理会任何他们不需要的外人——从这一点上来说,菲碧的个人风格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土卫九人的价值观中,但是如果有人认真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土卫九已经随着菲碧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