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李二VS武曌!仙师:老朱,给你介绍两人认识! (第3/4页)
一,吏治混乱。” 作为一个在职天子,能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所主王朝的吏治混乱,而且还是在祖宗们的面前,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很不容易。 毕竟承认吏治混乱,就等于承认自己这个皇帝做的不合格,连臣子都搞不掂,很容易被祖宗揍。 从这也能看出,天启帝确实是有些担当,他在天启大爆炸后发下的那道罪己诏,一部分是为了给魏老狗背锅,另一部分或许是真觉得自己有心无力,愧对天下臣民。 季伯鹰深看了一眼天启帝。 的确。 如天启帝所言,天启一朝的吏治,很乱,犹如一团乱麻。 现在之所以没有呈现出来,是因为天启帝召唤了魏忠贤这条老狗,用这条老头强行将这一团乱麻给薅成了麻绳。 老狗拽绳,让整个朝廷进入负荷运转。 虽然副作用极大,但是总比没作用要好。 这一点,天启帝心里清楚。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终究是杀了一千,总比躺着被杀要好。 “二,税收。” “国家无税入库,便无力支付重镇军饷,便无法组建可御强敌之军。” 深吸一口气。 言语至此,天启帝的眼中透着一丝无奈之色。 在刚登基的那几年时间,他重用了一大批东林,在那会就已经彻底弄明白了一件事,靠东林党那帮瘪犊子玩意,这辈子都不可能收上税。 因为让这帮东林党收税,就等于是从他们自个腰包里掏钱,傻子才会把自己的银子往国库送。 所以,天启帝让魏老狗去收。 尽管他心里也很明白,这帮阉人从百姓手中收上来一千万两白银,魏老狗以及他的那帮小狗层层暗扣之下,最后到达他这个天子手中只有两三百万两。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饮鸩也能止渴 可哪怕是如此,在天启帝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之下,大明的国家财政依旧是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以至于不得不延续万历末年的政策,继续加征三饷,从百姓手里榨银子。 这也是无奈之举。 关外频频告急,没有财政就没有国防,没有国防就没有大明。 “三,无子。” “我的几个儿子都早夭,国本不稳,人心动荡,帝京风起云涌。” 说到这一点的时候,天启帝的眼神黯淡了。 在这眼神之内,还有着一丝深埋着的怒意和不甘。 从历史轨迹来看,天启帝23岁驾崩,一生育有三子三女,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活过一岁的,三个女儿没有一个活过两岁。 就算古代医疗条件再差,生六个死六个,死亡率100%,那也是匪夷所思,羊水栓塞都还有10%的存活率。 并且,这还是在朱家皇族中,而这一家偏偏还是皇帝。 其他几个,就暂且不谈。 最近的那位,在天启大爆炸中被吓死的朱慈炅,一想到自己这个独子,天启帝就后槽牙咬的咯吱作响。 京城那么多娃娃,偏偏吓死他朱由校的崽! 然而为了稳定朝局,对于自己这个独子的‘吓死’,天启帝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硬生生让这一桩案子变成了悬案,草率了结。 “四,关外雄兵。”
提及这第四点,天启帝神色变得越发凝重。 一般而言。 大明的皇帝臣子,素来都是有着天朝上邦之观念,只要是提起关外之兵,基本上都是‘建奴’、‘鞑子’这一类的贬低之语。 但是天启帝朱由校在这里,他特意用上了‘雄兵’两个字。 这便是说明。 在天启帝的眼中,他从始至终都未轻视过关外金军。 而重视对手,认真对手,才是战胜对手的第一步。 天启帝之所以没有被袁崇焕忽悠,主要原因就是在此,他有自己的判断,他能正确认识到关外金军的强大。 并且从魏老狗的探子对后金动向了如指掌来看。 魏老狗应该很早就开始往后金撒探子了,而能让魏老狗这么努力工作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天启帝有这个需求。 “五,国内流民。” 这一点,对于天启帝来说,是一个极为头疼的问题。 流民问题,并非朝夕形成,但是到了万历末年,随着萨尔浒之战大败,变得尤为严重。 关外雄兵压境,天启帝需要强大的财政来支撑辽东军费支出,所以他选择了沿用万历末年的三饷,但是并没有在三饷之上再另行加征。 三饷自万历末年而起。 比如辽饷。 万历四十六年,亩加三厘五毫之赋,万历四十七年,上涨到亩加七厘之赋,万历四十八年,上涨到亩加九厘之赋。 而在整个天启七年,都未在往上加过。 因为天启帝心中很清楚,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