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9章 李三郎:朕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第4/4页)
李二还特地下了一道专门针对宦官的圣旨。 这道圣旨的主要内容:内侍省不得设置三品以上的官员。 也就是说,封死宦官的上限,一个宦官就算再怎么努力奋斗,一辈子最高也只能当到四品,再往上就没有晋升空间了,可以说是严格限制了宦官的权限。 这一道针对宦官的圣旨,在太宗时期得到了严格执行。 在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亦是同样被贯彻着,到了武周时期的宦官,仍旧只有‘阁门守御’、‘内廷洒扫’这等伺候人和打扫卫生的粗活,想要染指朝政,纯属做梦。 武周之后,中宗时期虽然宦官人数有所增加,那也就是多了一些宫中仆从,宦官的品级依旧很低,也没有在政治上对宦官开放任何的权限之路。 然而这一切,直到唐玄宗中后时期,彻底变了。 李隆基中后期,开始大量任用宦官,且公然违背太宗祖制,直接打破了太宗定下的内侍省不可三品以上的祖制。 唐明皇史料记载:宦官黄衣以上三千人,衣朱紫者千余人。 唐之一朝,三品以上着紫袍。 这便是说,在玄宗中后期,宦官达三品以上者,已然是高达上千人。 其中尤为两大宦官,高力士、杨思勖。 就拿其中最为出名的高力士来举例,整个开元天宝年间,高力士受玄宗恩宠不断,地位一路飙升,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 但是,当时人也确实没法喷这一点。 因为不论是高力士还是杨思勖,都是正面形象。 高力士辅佐玄宗治国,在玄宗后期更是护下了不少忠良,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杨思勖则是有着赫赫战功在身,多次率兵平定安南、岭南之地的叛乱。 但是,这就是一个开端。 唐玄宗对宦官的宠幸,高力士和杨思勖这两个一品宦官的出现,彻底为唐朝宦官开启了一条登天之路。 有了先例,后面人就好办事了。 不论是上限还是底线,那都是在不断的被突破。 “安史之乱,不过只是催化剂。” “本质上促就你大唐宦官弑君这一切的,核心在于三个人。” 季伯鹰看了眼李二。 ‘三个人?’ 李二闻言一愣,深吸一口气,认真听着。 “一个你先前已经见过,玄宗李隆基。” “第二个,玄宗之子,肃宗李亨。” “第三个,肃宗之孙,德宗李适。” 李隆基构建了宦官这条登天之路的规划,而李亨将这个规划落地付诸于现实,李适则是把宦官这条登天之路上的所有障碍扫清。 “具体的,先让李隆基自己和你解释。” 李二目光一凝。 季伯鹰淡淡开口。 顷刻间,在李二的身后位置,先前已经来过的武曌和小野鸡李治也是被传召而来。 一家三口,再一次整整齐齐。 接着,季伯鹰回想起被李二一脚踹昏迷的李隆基,直接将天宝时空的时间线往后划动半年,确保这李隆基的伤势已经好了。 毕竟以李二的脾气,李三郎很有可能还要挨打,如果短期内伤上加伤,以李三郎的年纪,很容易寄。 …………………… 天宝时空。 华清宫。 蒸腾热气,充盈整个温泉房,晶蓝色的温泉水之中,是正在泡药浴温泉的李隆基。 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是到了李隆基这个岁数,伤筋动骨高低得养上半年,这半年来李隆基一直住在华清池,每天都得泡一个时辰药浴。 而这会的李隆基,脸色显然很是惆怅。 主要是因为安胖子的死。 他总不能对外解释说是太宗皇帝显灵把安禄山给砍了,所以只能胡诌个原因对外公布。 这安胖子的死讯一公布,整个藩镇瞬间炸了,非说安禄山是被jianian人所害。 外面更是在盛传,安禄山得圣人传召入了长安,结果圣人受小人蛊惑,赐死安禄山于华清宫。 安禄山的那帮狗腿子,先是联名上书要求李隆基下旨,让安禄山次子安庆绪继任安禄山生前所有官职爵位,包括弼马温这个岗位。 而后又打着朝中有jianian臣祸国的名义,要求圣人肃清朝野。 这架势,就差直接起兵清君侧了。 正值苦恼,不知该怎么妥善解决之际,李隆基突然脸色一变。 温泉药池之中,与他前胸贴后背的杨荔枝发觉异样,不由娥眉皱起,玉葱纤指沾着水滴,划过老迈胸膛,关心问道。 “三郎,可是伤势疼了?” 李三郎左眼皮跳了跳,右眼又跟着一跳,然后两个眼皮一起跳。 “玉环,不知为何,朕心中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如芒在背!” 缅怀李公,永垂不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