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刘邦:请问仙师,太子登基之后,大汉如何?! (第2/3页)
持香向天行礼。 “苍天在上,可否一解刘邦心中之问。” 当刘邦话音响起的刹那,同时在心中问出了他想问的问题。 刹那间,在季伯鹰的眼前,有着一道闪烁着微光的字幕弹出,这字幕中的内容就是刘邦此次向天所要问的问题。 「更替太子,以如意取代盈儿,可是顺应天命?」 刘邦这个大汉开国皇帝,汉家之祖,一生经历跌宕起伏,人生的前48年基本是混迹于社会底层,属于一眼望到头的那种,从48岁开始创业,51岁成立汉国有限责任公司,55岁将汉国公司发展为大汉集团,并自任大汉集团第一任董事长。 仅用七年时间,从一个小小亭长成为大一统帝国的至尊皇帝,完美实现了人生的华丽逆转。 但有一说一。 尽管刘邦做了八年的皇帝,但是这八年时间,他还真没有好好享受过皇帝的富贵人生。 按照一般的劳动法来说,莫说是在汉朝,就算是在后世,五十多岁的这个年纪也差不多可以退休颐养天年了。 可是汉高祖刘邦的晚年生活,基本上就两件事。 一,平叛。 二,换太子。 从汉五年到汉十二年,刘邦出外平叛的时间比他待在长安的时间还长。 汉高帝平燕王臧荼之战、汉高帝平利几之战、汉高帝平韩王信之战、汉高帝平陈豨之战、汉高帝平淮南王英布之战、汉高帝平燕王卢绾之战。 这八年时间,平叛这件事基本上没消停过,每一战刘邦都是御驾亲征,都成家常便饭了。 试问华夏五千年,哪家的开国皇帝六十多岁还在外面御驾亲征?! 至于换太子这件事。 刘邦想废掉嫡长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件事在诸多史书上,给出的解释都是刘邦宠幸戚夫人,因为被戚夫人吹多了枕边风,所以要将戚夫人的儿子立为太子。 但这个解释其实不大可靠,如果只是因为枕边风而就要换太子,那刘邦就不是刘邦了。 刘邦是何等人物,以微末之身崛起,一路摸滚打爬混上来的。 这种人,素来是利弊分明,将一件事情之利害看得极其透彻,岂会要美人不要江山,岂会因为一个女人而擅动国本之念。 之所以动换太子之念,核心还是在于朝中吕后之势渐大。 刘邦担心自己驾崩之后,朝政皆落入吕家之手。 这一点,从刘邦死前一个月,强撑着羸弱之躯,特意将吕后及其朝中重臣宿将聚集在一处,当众杀白马与群臣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言,便是可以看出刘邦心中之忧。 而历史也的确印证了刘邦的这一份担忧,随着刘邦一驾崩,吕后便是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刘盈这个成年皇帝不过就是吕雉掌心傀儡罢了,手中皇权完全被架空。 在刘盈驾崩之后,吕姓外戚不仅手握相权兵权,更是被大肆封王建国,隐有取刘姓天下而代之的架势,汉家江山危矣。 不过,刘邦死前也早已经留下后手,那就是大肆分封同姓诸侯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将其长子刘肥封于天下最为富庶之齐地,又令曹参这位军中威望极高的宿将辅佐。 捎带提一句,刘肥的母亲姓曹,至于刘肥和曹参之间究竟有着什么关系,无人得知。 不负责任的稍加猜测,刘肥很可能是曹参外甥。 一旦吕氏在京师作乱,天下将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 刘邦长子,带甲百万,曹参统军,戡定吕乱。 而实际上,一切也确实如刘邦后手预料一般,诸吕之乱之所以能够被平定,主要就是来自于刘肥的儿子,也就是第二代齐王刘襄。 天下诸王之中,齐王刘襄是第一个率先扛起反吕大旗,并且在连续攻下两个吕姓诸侯国之后,以数十万大军陈于齐地边境,兵压长安,给京城中的吕氏诸族带去了极大压力,以至于这些姓吕的昏招百出。 其弟朱虚侯刘章更是在长安大放异彩,亲手宰了执掌禁军的吕后侄子吕产,给刘襄拼命长脸。 待诸吕之乱平定后,若非是京师群臣忌惮刘襄之能,原本身为长孙、名分最正的刘襄可能就成了大汉第三代汉帝,可能往后就没汉文帝什么事了。 只能说,刘襄作为汉家子孙,在汉家江山危难之际率先站了出来,无愧于先祖。 但是在这一场庙堂之上的权力游戏中,属于典型的当牛做马,分文不取,着实是输得太惨了,甚至刘襄之所以英年早逝,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郁闷得了心病而亡。 毕竟不论是从身份地位还是戡乱功劳,刘襄都是宗室之首,理应继位为帝,而不是便宜了什么都没做,只因为看起来老实而被选中的代王。 季伯鹰望着祭坛前的刘邦,将这些汉初发生的大事,大致从脑海中过了一遍。 “可以。” 一道声音,骤然如天临,在这通天台响起,落入每一人耳中。 刹那间,只见手持焚香的刘邦身躯一颤,瞳孔更是猛的一缩,下意识仰天望去,却是除却蓝天白云之外,什么都没有看见。 “可有听见?!” 刘邦偏头看向身侧的萧何,这会的萧丞相也是脸色惊愕,凝重的点了点头,他确定刚才那绝对不是幻听。 突然。 正在望天的萧何表情一顿,瞳孔猛缩,整个人激动的颤抖了起来,以他的城府之深,此刻嘴唇竟是都在发颤。 这一幕落入刘邦眼中,刘邦下意识蹙眉,再次仰头望去。 祭坛之上,踏虚凭空,有着一道从未见过的身影,映入眼中。 哗啦…! 包括丞相萧何在内,这通天台周遭的所有侍从,都是齐刷刷的扑通跪地,朝着凌空而立的仙人,磕头大拜。 双手负于腰后,季伯鹰之身影,缓缓落下。 这一刻的刘邦,在迟疑片刻,毫不犹豫的选择单膝跪了下去。 “大汉皇帝刘邦,拜见天阙仙人。” 人间天子,再贵也贵不过天上仙人。 季伯鹰身形降至三尺之高止住,凌空微微抬手,抚在了刘邦头顶。 这要是换了嘉靖神仙,此刻必然会来上一句: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起身。”
仙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