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战神韩信!人屠白起!选将结束!(求月票!) (第2/3页)
之名,一个个也都是眼神一亮,能够指挥杀神人屠作战,这种体验感,着实是可遇不可求! “你们三个,将名单给我。” 仙师之目光,扫过赵大李二刘老三。 大秦大明的选将名单已经是交了上来,接下来就还有大汉大唐大宋。 话音落。 惜玉已经是来到了三人身前,挨个挨个的将他们手中已经拟定好的名单收来,转而恭敬呈至仙师之前。 季伯鹰接过这三份名单,一眼望去。 第一份,是大唐李二带着他那帮唐家堡子弟拟定出来的单子。 「李靖、李勣、尉迟恭、秦琼、程知节、苏定方、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 这一眼望过去,选将人员的时代分配很是明显。 前面这几个都是属于唐初平定天下的开国名将,而后面这几个则都是唐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 至于唐后期,一个也没有。 倒不是歧视唐后期无人,而是实在没几个能拿出手的。 名将,得锻炼,得带兵,得在沙场上杀出来。 可是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能打的领兵之人,基本上都是给各镇节度使卖命,都是跟着军阀讨生活,压根不知道朝廷为何物,让这种人来参与这一场世界大战,自是不妥。 而再反观唐后期朝廷所掌控的禁军,这兵权又都是在宦官手中,甚至带兵出去打仗的都是宦官,期望这帮宦官能成为一代名将的概率,真就不如去街上花六百块买一本刮刮乐的概率,兴许能中120万。喜提帕纳美拉。 第二份,是大宋赵大拟定的单子。 一眼望去。 「岳飞、韩世忠、狄青、杨再兴、孟珙……」 赵大所给出来的名单,其上的名字并不多,不过分布年代倒是比较均匀,南宋北宋都有,不过领头的大多都是南北二宋交替之叠的将领。 剩下的则是抗金名将居多。 这也正常。 名将出自何处? 沙场! 唯有历经实践性的战场,才能真正淬炼出名将锋芒。 想罢。 季伯鹰微微提笔,在这赵大拟定的名单之上,又加上了一个名字。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外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把这辛弃疾加上,也算是圆他一个梦,只要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好好表现,辛弃疾回去之后,必定能够封候拜将,完成他心中抗金之念。 接着。 季伯鹰又是打开了第三份名单,这是大汉名单,是刘老三带着刘彻为主导而拟定的。 当头,第一个名字,让人不由皱起了眉头。 「韩信」 显然。 这刘邦在醉仙楼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已经是初步掌握了部分游戏规则,知晓已经故去的战将,只要对仙师有用,完全是可以复生的。 坐在左侧外教区域的刘老三,见仙师已经翻开了自己所呈上名单,当即便是站了起来,拱了拱手,行礼。 “仙师,在下有一请求,望仙师成全。” 季伯鹰瞥了眼刘邦。 这老流氓要说的这道请求,在他看见韩信这个名字的时候,便是一眼看透。 “我只会给韩信半年寿元。” 刘邦之所以把韩信写上,是因为他打心里认可韩信这个战神,毕竟有句大实话不得不承认,若是没有韩信,刘邦根本不可能夺得天下。 故而,刘老三想要韩信来给他大汉长长脸面。 但是。 他同样也忌惮韩信。 若不然,当年也不会把韩信搞死。 虽然在史书上,韩信之死,全数是因为吕雉一人擅自所为,但实际上这件事用脚想也知道,以韩信之身份地位和才智,怎么可能行那般拙劣的谋逆之事,而且如果没有刘邦的默许,就算再给吕雉十个胆,吕雉也绝不敢动手。 刘邦闻言大喜,随即再行礼。 “多谢仙师。” 接着。 季伯鹰继续往这份大汉名单之后看去。 在名单上的韩信之后,还有着「卫青、霍去病、吴汉、耿弇……刘备、关羽、张飞……」,稍微数一数,人员名单接近小二十人。 这大汉的选将名单,根据年代来看,则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是西汉开国时期,以战神韩信为首。 第二个则是汉武帝时期,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人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