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对洪武三父子的最后嘱咐 (第2/3页)
祖宗十八代给查清楚。 风,伴着河水,迎面吹拂而来,顺道扬起河畔栽种的翠绿杨柳,阳光洒落于河面,粼粼波光泛入眸子,令人心中不禁升起阵阵暖意。 此刻在这河面之上,有着游动的小船画舫,这些画舫中之人,望见醉仙楼中走出的四道人影,纷纷都是停了下去,画舫上的船夫和坐客心中大惊之余,皆是齐刷刷跪了下去,遥拜岸边的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以及传说中的教化大天尊。 再看那对岸来回的百姓,发觉河上画舫的异常之后,都是聚集在了河边,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这秦淮河附近的百姓,都是闻讯赶赴,跪伏在这河岸,虔诚祷告着。 教化大天尊的神像,早已经是遍布了洪武大明的各省各县。 “兄长,百姓们都是自发供奉教化大天尊。” “兄长,你此番离去,往后可还会再回来?” “兄长,你……” 老朱接连三声兄长,可见老朱心中之不舍意。 他出生贫寒,在其早年创业之初,灭陈友谅、斗张士诚,而在创业成功之后,又是整日把弄朝臣人心,可以说从他踏上帝王霸业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人生中就没有了朋友二字。 可是在季伯鹰这里,老朱真切感受到了‘情谊’二字,因为面对季伯鹰,老朱可以不用考虑任何的利益的问题,真正把对方当成自己可以信赖的兄长。 这也同样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你想要兄弟情,就永远不要和朋友创业的核心所在。 季伯鹰抬手,轻轻在老朱肩膀拍了拍,回了老朱四个字。 “自有天定。” 因为。 就连季伯鹰自己也不知道。 他在这一番离去之后,这一生究竟还有没有再回大明的机会。 或许一切就是黄粱一梦,醒了就什么都不见了。 “阿标。” 立身于这河畔杨柳之下,仙师一语出,阿标连忙是躬身待命。 “朱标在。” “你之命运,因我而改。” “但我亦不知道你这往后命数究竟有多长,你当珍惜当下,勤勉自身,尤其是要注重身体,着重修行养生大道,于大明而言,你在这世间多活一日,大明便是多一份安稳。” 闻言。 朱标躬身大拜。 “朱标,谨遵仙师教诲。” 这位大明开国皇太子,以及老朱和阿标之间的父子关系,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开国父子之中,最为和谐的一对。 只是历史多有缺憾,原本历史上的朱标暴毙于老朱之前,若不然,这一桩父子传承,必为千古美谈,定可传颂后世万代。 “朱棣。” 接着。 季伯鹰又是一语,这里的朱棣自然就是洪武小朱四。 身旁另一侧的小朱四连忙拜礼。 “朱棣在。” “你已经知道在其他时空,朱棣二字本可登临大明帝位,成为彪炳史书的永乐大帝。” “而在这洪武一朝,你却失去了这般机会,我知晓你心中已放下。” “但是我仍要送你一句话。” 季伯鹰偏头看向小朱四,第一次见到这小朱四的时候,这小子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个奔三的壮年汉子了。 “请仙师赐言。” 小朱四面色凝重,不敢有分毫怠意。 “你现在既为大明首朝之王首,自当急流勇退,树立先贤之名。” 在老朱的二儿子三儿子都废了之后,小朱四就是洪武诸王之首,这一点没有错。 话音落。 老朱、阿标,包括小朱四本人,都是明白仙师这话指的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洪武大明之中,小朱四这位诸王之首,手中掌握着海外大权,可以说大明海外之事,小朱四皆可一人决之。 而随着大明的大航海计划的不断推进,海外之权甚至将会重于内地,小朱四自然是可以确保自己不会对帝位产生想法。 可。 往后继任藩王,那可不一定。 毕竟手握大权,难免滋生异心。 而只要有任何一任动了歪心思,对于大明王朝而言,便必定是一场生灵涂炭,最次也得分崩。 为了预防这等事情发生,最好的法子,就是在小朱四这里杜绝根源。 “仙师,朱棣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