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狼牙二号,升空 (第2/3页)
风扇,以及搭载了三个两万毫安时的充电宝之外,狼牙二号还增加了第二种动力驱动方式以形成混合动力。 这第二种辅助动力正是脚踏板。 狼牙二号上有两种扇叶,第一种是三个三角形排列的手持小电风扇,固定在乘员与驾驶舱的后部。 第二种则是从家用电扇上拆下来的大号树脂材质扇叶,固定在浮力舱后方,让浮力舱看起来更像是个航弹。 当然,扇叶与金属传动杆的重量也有助于帮助飞艇平衡配重,使浮力舱的重心更居中。 扇叶下方有金属传动杆与齿轮结构,并最终与乘员与驾驶舱里的人力脚踏板关联着。 如果电量耗尽,飞艇上的人蹬踏脚踏板,再利用齿轮传动,可以直接推动电风扇叶,获得不输给手持小电扇的强劲持久的动力输出,十公里耗能一馒头。 狼牙二号的准载人数达到二十人,有八个脚踏板联合传动,可容八人同时发力,只要不坠机,馒头管够,八人一组交替踩踏,甚至可以从乐来县蹬到容城去。 最重要的是,不同于狼牙一号只能同时给少量气囊充放气,狼牙二号上的气囊组合更先进一些。 狼牙二号的气囊共分为十二组。 每组十个。 其中三组备用,九组常用。 每一组气囊都可以同步充放气。 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同时打开十个阀门,同时给多达100气囊同时充气。 另外,狼牙二号上还有两个用来调节配重的矿泉水瓶。 当降落时,如果觉得下降速度偏快,也不必浪费氢气,而是可以通过释放矿泉水瓶中的配重水以快速调节质量。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整个座舱也能整体弹射出去,使用降落山安全落地。 狼牙二号的乘员与驾驶舱内还有多重设备,既有安装在长筒滚轮上的绳梯,也有套索式锚绳,有电动吊篮,甚至还有利用齿轮杠杆拉动的弹簧套筒发射装置。 这弹簧套筒发射装置可以将甩勾亦或是箭头发射出去,最远平射距离超过十米,也可用来发射弩箭与引信炮弹。 在这些装置的帮助下,如果遇到需要紧急迫降的情况,狼牙二号飞艇甚至无需地勤人员的帮助,也可自行定点降落。 总之,全新版本的狼牙二号,拥有更强的运载能力,更好的安全保障。 其流线型的外形也有更低的风阻,可适应相对更复杂的天气。 而且这只是原型机! 按照沈默新的构思,将来还会在浮力舱的表面增加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用以给充电宝充电。 如果遇上风和日丽大太阳的好天气,甚至可以一直飞。 在实际运用中,狼牙二号既能靠着充电宝与电机弹射枪,成为空中打击堡垒,也能扔下绳梯快速投放特种部队,甚至还能远程投放伞兵,也可承担一些长距离的轻量物资运输任务。 比起一号,可能二号唯一的缺陷就是有一定结构强度的浮力舱体型较大,不便收纳了。 在看见这玩意儿时,周游连说了三个好。 建造工作负责人大姑父见得到团队领袖的嘉奖,也是得意得很,笑道:“周游我跟你说,其实我们已经在有牵引绳的情况下尝试了多次试运行,全部成功。我可以和你打赌,这东西随时可以投入实战,只差一次真正的升空测试。” 周游喜道:“哦?那我们这就开始?” 大姑父点头,“行,我这就做,虽然它的准载人数达到二十人,但其实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开动,先让我一个人上去……” 周游一摆手,“不不不,大姑父你年纪大了,手脚没我灵便,让我来。” 他正愁不知道怎么去袁亦可家呢,这不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么。 大姑父见状,倒是有些紧张,赶紧拦,“这可不成,周游你可是咱们家的主心骨。你万一出了事可不得了。” 周游把脸板起来,“我说我来就我来。这是我的命令!大姑父你听我说,这东西毕竟是第一次试飞,确实有坠落的风险,就算可以跳伞或者弹射,但在外面落地,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我是超限者,我反应快,体能好。” “再说了,我穿戴装甲后也有实战能力,不是那么畏惧流浪猫狗,落地之后哪怕用走的,也能走回家,又或者可以很轻松地撑到救援抵达。但你可不一样,你年纪一大把了。你要出了事,我怎么和姑妈还有表姐他们交代?让我来吧,我也正好要出门办事。” 大姑父一琢磨,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心里还是不踏实,不愿意松口。 于是乎两人便开始漫长的互相拉扯扯皮,但最终还是周游技高一筹,夺得了狼牙二号的首次试飞权。 他态度坚决,大姑父着实拿他没什么办法。 十分钟后,披挂上全身装备,再在背上挂上降落伞的周游重新出现在屋顶花园。 他推开薄铁皮舱门,再检查了一番舱内的物资,有绳钩、绳梯、三个单人降落伞等等等。 确定了没问题,周游便在一众人紧张兮兮地目送下正式升空了。 狼牙二号,出动! 约莫二十余分钟后,全副武装站在一家副食店门口的袁亦可正一把又一把地抹着汗水。 昨夜一场大雨后,盛夏的乐来再度迎来了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某种程度上,这甚至太风和日丽了,几乎就是无风。 炎炎烈日照在天空,狠狠炙烤着大地,仿佛是想把昨天恩赐的雨水全都收回。 毒辣的太阳与暴雨后相对潮湿的地面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个大蒸锅,让身处其中的人更觉炎热。 袁亦可依然还是那身赤红色的红罐凉茶铠甲,不过在白幽幽的帮助下,对一些关节部位与脆弱部位做了微调与加固。 这般优化带来的好处是铠甲防护能力更强了,坏处却是显得有些闭气,不够透风,让此时的她觉得自己好似呆在闷罐里,尤其难受。
她早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