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 这光头,摸着上瘾!血溅奉天殿,先杀为敬,谁是粮商的后台! (第3/6页)
r> 皇帝有两层深意,第一层是让他去庙观抢钱,第二层就是让他来充当恶人,为皇帝背锅。 等到皇帝扛不住的时候,顺势把他杀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倘若他不聪明,拿着皇帝的口谕招摇。 恐怕宫中已经传来圣旨,立地斩首曹吉祥,以正视听! 如今宫中没有圣旨传来,就是在说,曹吉祥做的不错,你还有用,不能死。 没看方兴一直看在眼里,却无动于衷嘛。 汤序顿时明白了,难怪石冲敢公然涨价,在隆福寺外作威作福! 原来参透了皇帝的深意,借机保命呢。 “去天师道观!” 既然皇爷让咱家当恶人,那咱家干脆在京中杀个血流成河吧! 恐怕这是皇帝的第三层深意! 看他曹吉祥把京中庙观杀个血流成河,等到庙观熬不住的时候,就会进宫乞求皇帝高抬贵手。 到时候,皇帝就能和庙观讨价还价了,说不定,庙观中的僧道,会成为皇帝的走狗呢。 这就需要曹吉祥做得出神入化,把僧道折磨到崩溃才行。 倘若做到了这一步,皇帝非但不会杀他曹吉祥,还会升他的官,重用于他。 …… 夜幕降临,奉天殿。 看着皇帝吃粥。 虽是清粥小菜,却惹得朝臣肚子咕咕直叫。 “朕可没有多余的粥给诸卿吃啊。” 朱祁钰吃完,吧嗒吧嗒没什么味道的嘴巴:“朕都吃了近二十天的清粥了,看看,朕都瘦了!” “难道朕不想吃美味珍馐吗?朕不想吃大鱼大rou吗?” “为什么如此苛待自己?” “不就为了宣镇粮食、山东赈济粮食吗?” “朕想着,以身作则,朕带头省一点出来,宣镇就多一个将士吃饱肚子,山东就多一个灾民活下来!” “朕为了这个国家,cao碎了心啊!” 陛下,您吃这个真是为了灾民?不是胆小怕被下毒? 皇帝在丹陛上卖惨,朝臣也不好意思揭老底。 只能跪在地上,歌功颂德。 “起居郎,快,记下来!”朱祁钰脸上掩饰不住喜色,谁说朕不是千古仁君? 朝臣翻个白眼,您骂人的时候,怎么不让记呢? 夸您的话,全都要求起居郎纪录在案,还要拿过来反复看,甚至提笔帮着修改,您不害臊吗? “金忠怎么还没消息传来?” 吃饱了朱祁钰心情不错:“诸卿,京畿难题一解,朕打算多多征兵,反正流民这么多,放他们回家恐生祸患,不如全都入京营,吃皇粮,意下如何?” 皇帝控制三四万兵权,还不满足? 胡濙被皇帝的想法吓到了:“陛下,如今战时,需要兵丁,等瓦剌退去,如何养得起那么多兵丁?” “老臣知道,陛下手中有了些银子。” “但我朝并无战事,您空养着几万人,也就罢了,倘若养个十几万,就算您有个金山,也不经这般消耗呀!” “老臣劝谏陛下,以兴文教,教化万民为主,切勿兴兵戈,令天下动荡。” 挨打了,就忍着不还手? 但这话可不能说出口,如今宣镇初战战败,正是人心惶恐之时。 “老太傅,那依您看,如何安置这些流民呢?”朱祁钰皱眉问。 “这……” 胡濙隐隐猜测,这些跑出来当流民的,恐怕家中土地都变卖了,难道让地主把到手的土地吐出来? “总不能让他们继续当流民吧?或者驱赶外地,让他们自生自灭?”朱祁钰冷笑。 胡濙眼睛一亮,完全可以让这些流民消失嘛。 “老太傅,这些流民当中,有很多都是京营士卒的家眷啊。”朱祁钰提醒他。 胡濙叹了口气:“陛下,此事尚需从长计议,若将其精壮全都招入京营肯定不行,京营负担太重,一年半载还好说,若十年八年的,京中财政肯定被拖垮了。” 言下之意,就算征兵,也不能就从内帑出钱,户部必须出钱,招募的也绝不是皇帝一人的兵丁,而是朝堂的兵。 “陛下、太傅,微臣有一法可安置流民。”叶盛出言道。 “说来听听。” “微臣以为,可将流民招入城中,做些活计……”叶盛拿尚膳监举例,庖丁需要上万人,为何不从流民中招募呢? 就是把流民变成市民。 可京中能养得了这么多张嘴吧? 京中粮食,一靠漕运粮食;二靠京畿地区种植,自给自足。 若这些流民变成了市民,城外恐怕会有大量土地撂荒;而且,农户没有生存技能,无法胜任市井工作,还会引发治安问题。 “倒是可以安置一部分。” 李贤轻声道:“朝堂再去京畿地主手中,买回一些土地,再把剩下的一部分安置回农庄。” “如此一来,流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朝臣颔首,朱祁钰也点点头。 流民问题解决完毕,曹吉祥又掠来大量白银,他可就不缺钱了! 想想就让人兴奋。 却在这时,有锦衣卫匆匆跑进来,跪地禀报:“启禀陛下,金都督带着标下等人赶往漕运码头粮仓,并未找到粮食!” “嗯?”朱祁钰看向穆庄。 穆庄惊恐地跪在地上:“微臣用性命起誓,微臣所言句句属实!” “那粮仓里面怎么没粮?粮呢?”朱祁钰暴怒。 百官跪在地上请罪。 “陛、陛下!” 那锦衣卫小旗还有事没禀报完毕。 “还有何事?说!” “回禀陛下,市井之中出现了大量流言,如今京中粮铺、粮店,都排起了长队,流言迅速蔓延,京中粮价暴涨,人心惶惶,如今五两银子一斤粗粮,细粮卖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