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她还要帮着漠北王造反吗? (第2/6页)
发钞,缺钱就发钞,导致民间纸钞泛滥成灾,越来越不值钱。” 说白了,就是用金融收割百姓,没收割明白,最后成了废纸。 “如果再让你发钞,可有把握控制,让宝钞畅通全国?”朱祁钰问。 沈珠却摇了摇头:“皇爷,发不成了,朝堂的信誉崩塌了,民间不愿意相信宝钞的信誉了!” 宝钞,本质上是信誉问题。 “沈珠,你是懂经济的。” 朱祁钰表示赞同:“朕打算做票号,你有没有兴趣,做大明票号的提督太监。” “朕跟你说实话,若非为了银票,宝钞司也该裁撤了。” “这票号没宫里人看着,朕不放心。” “奴婢谢皇爷天恩。” 沈珠小心翼翼道:“皇爷,您开这票号,是为了什么?” 是个有玲珑心思的。 朱祁钰笑了起来:“自然是收天下现银,朕强制天下商贾、宫中、百官,全都将现银存入票号里。” 嘶! 沈珠倒吸口冷气,论狠还得看陛下。 若是太宗皇帝有这般狠劲儿,哪里还用向文官妥协,直接强收天下富户的钱就好了。 “皇爷……” “如何收,你不必cao心,朕只有办法。” 朱祁钰打断他的话:“朕做这票号,做的是信誉,不是坑害天下百姓的,能存便能取,所以要用心做、做得好,把大明信誉重新立起来。” “这些年,皇家失去的信誉,要通过票号,找回来!” “沈珠,你是懂经济的,又是宫中老人,朕信你,所以派你去。” “务必把票号做得好,做得深入百姓的人心!” 沈珠一听这话,赶紧磕头谢恩。 这才明白,皇帝不是收天下现银入官中,而是强制推行银票罢了,把皇爷想的太坏了。 “从宝钞司挑选几个懂经济、懂经营的,去大明票号,给朕看着。” “不该伸手的,别伸手。” “该是你们的,朕会赐给你们,别把朕的话当耳旁风。” 朱祁钰叮嘱。 “奴婢遵旨。”沈珠心里沉甸甸的,不知去了票号,是福是祸。 打发走他。 朱祁钰继续批阅奏章。 “皇爷,连公公求见。”冯孝趁着皇帝喝水的间隙,才禀报道。 “连仲?” 朱祁钰皱眉:“把朱笔拿来,这奏章,司礼监批得太轻了,朕亲自写,让他进来吧。” 他头也不抬,笔走龙蛇。 连仲小心翼翼进来,跪在地上。过了好半天,才传来皇帝的声音:“何事?” “回皇爷,太后病了。”连仲眼泪止不住地流。 朱祁钰抬头瞥了他一眼:“病了就去宣太医,妥善医治便是。” “皇爷,太后想您了。”连仲不停磕头。 朱祁钰放下笔,看了他一眼:“那朕看完奏章便过去。” “谢皇爷天恩!”连仲规规矩矩地跪着。 “你跟徐有贞学治水,学得如何了?”朱祁钰问他。 “回皇爷,徐有贞才高八斗,恐怕奴婢学一辈子,也达不到他的高度。”连仲诚实道。 朱祁钰颔首:“徐有贞编纂的治水书籍,朕看了,言之有物。魏骥看了,也说好,徐有贞确实有大才。” “皇爷,能不能不杀他,让他在宫中授课,教人治水!”连仲小心翼翼为徐有贞求情。 “这是你想的?”朱祁钰抬头看了他一眼。 连仲拼命磕头:“是奴婢所想,也是徐有贞求奴婢,哀求奴婢为他求情。” 他不敢撒谎。 “徐有贞确实有才,挑几个小太监,跟他学着,你带着他们,徐有贞仍住在内狱里,叫看守太监不要天天折磨他了。” 朱祁钰目光一闪:“在宫中,住个男人,不合规矩,阉了吧,留在宫中伺候,改回原名叫徐珵。” “奴婢谢皇爷天恩!”连仲不敢怨怼。 徐有贞参与谋反,能留得一条性命,已经皇恩浩荡了,变成太监也好,留在宫中伺候,还有出头之日。 “把他儿子徐世良放了,令其入国子监读书。” “牵连的三族,也都放了,留在京中,任何人不准离京!” 朱祁钰知道徐有贞有六个女儿,都算高嫁,强迁这几家入京,也算好事。 “以后犯事官员,犯了错事,未被夷三族者,三族悉数迁入京中!” 朱祁钰让人把京城地图取来:“在安定门外,再建一城,安置罪人家属。” 他肯定不能让这些人住内城,万一造反作乱岂不头疼? “奴婢遵旨!”冯孝去传旨。 官员的亲眷,没有穷的,和强征富户入京,没有两样。 把安定城先建起来,然后卖地皮赚钱,把这些罪臣家属,利用到底。 处置完了奏章,天色擦黑。 朱祁钰乘坐御辇去咸安宫。 “儿子参见母亲!”进了正殿,朱祁钰躬身行礼。 “皇儿!” 吴太后开心地站起来,可能起得太猛,咳嗽起来,看样子不是装的。 “母亲坐下。” 朱祁钰走过来,任由吴太后抓住他的手。 吴太后神情激动,好久没看到儿子了。 “皇儿,母亲知错了!” 吴太后流出了眼泪:“母亲知道错了,求求你原谅母亲吧!” 她听说固安公主被处置了,又收到皇帝送来的笔,把她吓坏了。 “天下间哪有犯错的父母?都是儿子不孝!” 朱祁钰退后两步,跪在地上:“母后说错,莫非是要陷朕于不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