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动动你们的猪脑子吧,再不动就坏死了,成植物人了! (第4/7页)
诸王一听,这是好事啊! 把暗地里的事,变到了明面上。 可这不会是皇帝埋的坑吧? 都被皇帝坑怕了。 “陛下,臣等不曾经商。” 周王赶紧磕头:“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在京中,享受票号和商行的股份,已经感恩戴德了,不敢奢求更多。” 他向皇帝表忠心,诸王却想喷死他。 但是。 朱祁钰却眯着眼盯着他。 周王是表忠心吗? 绝对不是,而是有些生意,不能拿到明面上说,所以才阻止皇帝的。 其实,说白了。 皇帝限制人家不许经商,人家就不经商了吗? 那些商帮的背后是谁? 那些城市里的生意,背后是谁? 不就是当权者吗? 诸王、朝臣、乃至县官、恶霸,不都是当权者吗?还用说得那么明白吗? 掩耳盗铃,有什么意思? 若朝臣在这,一定会劝,认为诸王有钱就会造反。 可你们不想想,以前你们一直禁止诸王从业,难道就没有狼子野心之辈了?难道他们王府真就一穷二白? 别闹了。 都是遮羞布而已,还是自己骗自己的遮羞布。 朱祁钰给大明带来两样最珍贵的东西,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真实。 那些假的东西,再粉饰也是假的。 千万别把老百姓当成傻子,谁的心里都有杆秤,是好是赖,老百姓心里清楚。 “周王可真清白呀,一点生意都不沾。” 朱祁钰幽幽道:“但据朕所知,周王府的猪圈里埋着现银四十多万两。” “周王,你能不能告诉朕?” “钱是哪来的?是朕赏你的吗?” 周王脸色一白。 他家何时被抄了的? 那银子是怎么找出来的? 他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按照他本来的计划,这笔钱他会悄悄兑换成银票,投到江浙去,赚海上的银子。 可是,怎么被皇帝发现了。 这是要掉脑袋的事啊! 周王脸色急变。 而,诸王不寒而栗! 他们的王府,是不是也被皇帝摸个一清二楚了? 厂卫太可怕了。 “周王,那些钱,是不是你的?”朱祁钰问。 “微臣冤枉,微臣冤枉,那钱不是微臣的,不是!”周王咬着牙说不是。 他不敢承认啊。 一旦承认,就说不清了。 那不是经商赚的,而是从海上赚的,那钱不干净的。 皇帝知道,不止撤藩,而是要诛族! “不是你的钱,却埋在你家里,奇了怪了。”朱祁钰把玩着酒杯,意味深长。 诸王的王府,虽然没抄家,但早已被摸得一清二楚。 只要他圣旨传下去,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除非王府的人吞银自杀。 那他还能把人剖了,把银子挖出来。 银子是不会长腿跑了的。 “请陛下明鉴,那钱微臣毫不知情!”周王打死不肯承认。 反倒惹起朱祁钰兴趣了。 这钱应该说不清。 什么事能把亲王吓成这样呢? 海上! 朱祁钰立刻明白了,周王是在海上赚的钱。 想想也对,郑和七下西洋,海上的银子如潮水般涌入内帑,后世之君怎么会不知道呢? 但为何还是禁海了呢? 甚至,所有试图开海的皇帝,都出事了。 为什么? 因为这钱进了当权者的口袋里。 朝臣,文武都得到了一份。 大明商人根本就没什么社会地位,真正站在他们身后的,就是当权者,是朝臣。 只是没想到,周王也喝了口汤,那么其他诸王呢,是不是也都喝了口汤呢? 唯独朕没有! 当初,文官想把朕关进笼子里,真是所图深远啊。 用钱袋子死死控制住内帑,让朕成为文官集团的提线木偶。 呵呵。 大明的境内的钱,进了朝堂,进了士绅的口袋。 境外的钱,则进了商人的口袋,朝臣的口袋。 唯独跟朕没关系。 朱祁钰嘴角泛起一抹残忍的笑容,都不带朕玩,那朕就跟你们好好玩玩。 “周王既然不知道,就归座吧。” 朱祁钰笑道:“诸王,周王是体谅朕的苦衷的。” “阻止朕放经商之权给诸王,这是为中枢着想,为后世之君着想。” “但据朕所知,周王府每年记账上的就要花七百万两银子,比宫中花的都多。” “朕以前想着,是周王理财有方,还想跟周王取取经呢。” “如今才知道,人家周王是指着宗禄过日子呢。” “看来是纪录不实。” 朱祁钰笑眯眯的。 周王汗如雨下。 膝行到殿中间,不停磕头:“微臣府中节俭,绝对花不了那么多银子,是纪录不实,纪录不实。” “周王不必解释,朕信你,连四十多万两银子都不放在眼里,怎么会在乎几百万两银子的开销呢。” 说来说去,皇帝就是认为这钱是周王府的。 周王害怕啊,真查的话,他就完了! 整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