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空谈误国,实干方能兴邦! (第1/2页)
战事已定,接下来便是清理战场的事宜。 作为皇帝,朱厚熜与朱元璋自然不会在战场上停留多久,而是转身又回到了京师,准备安排下一步的动作。 朱由检已经提前一步返回京师安稳局势,整理物资以及军备手段。 朱厚熜身为晚辈,倒是与朱元璋虚心请教一些问题,周围的护卫两帝的锦衣卫及骁勇营无数,倒也并不担心这杂乱的战场上会出现什么刺王杀驾的反贼。 忽然间,朱元璋似乎想到了什么,犹豫片刻后,开口询问道:“这些天来事端紧急,倒是忘了不少的事情,你说咱的大明传承了十六代,这十六个皇帝都怎么样,百姓是否安居乐业?” “额……” 听到朱元璋这么询问,朱厚熜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呢。 明朝的历史足足有二百八十余年,很长。 如果顺着说,一时之间倒是不知从何处说起。 见朱厚熜似乎被一时语塞卡住,朱元璋也明白自己要求的过多,便开口道:“你就说说老四造反的事儿吧,他说他是被逼无奈,不过都是他一面之词,咱可不能全信。” “大体之上倒是没什么错误,您共在位三十一年,在您驾崩的一年后,永乐帝从北平起兵,同建文帝的大将军李景隆交战数次,皆胜,李景隆败逃,永乐帝打至南京城下,李景隆率众归降,城破之后建文帝不知所踪……” 朱厚熜倒也没有藏着掖着,当即与朱元璋说起了靖难之役的大致经过。 毕竟这个事儿在大明太过于知名了,整个明朝功臣集中爆发的,也就只有大明的开国元勋和奉天靖难功臣了,除此之外,勋贵基本上都是零星增加,再无大规模增加的例子。 就连堡宗送了一波后,于少保组织的北京保卫战,勋贵数量都没有增多几位。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之后,朱元璋竟大脑一时宕机。 缓了一阵后,似乎才想起来这李景隆是谁,当即诧异地问道:“李景隆……文忠家的那个小子?他怎么混上了大明大将军,允炆无人可用了吗?我大明朝的开国功勋呢?” 他那边尚为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就算是知道了自己将在十六年后亡故也没有任何惧色,而是反问道:“虽然随咱开国的将军们年迈,但还是有人能够带兵打仗的,怎么就沦落到曹国公家的小子呢?” “洪武十二年的胡惟庸案,您杀了少量开国武将与大量开国文臣;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您杀了大量的开国武将和少量开国文臣……” 朱厚熜深深地吸了口气,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提了这么一句话来。 而听到朱厚熜的话语之后,朱元璋瞬间就明白了一切。 胡惟庸案便不提了,那是他三年办完的案子,自然知晓是什么情况,废黜丞相制度,加强专制皇权的手段。 而蓝玉案…… 听到‘蓝玉’这个名字,朱元璋便已经知道了一切。 肯定是因为标儿病逝之后,自己担心蓝玉居功自傲、张扬跋扈,皇孙朱允炆恐怕无法御下,因此才发动‘蓝玉案’,将蓝玉及其部将党羽尽数捕杀,只为了给皇孙朱允炆铺路…… 现在看来,朱元璋对于自己目前眼下年仅五岁的孙子只有一個评价: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朱元璋深深地叹息一声,接着便问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标儿究竟如何病逝?可否有救?厚熜,若是标儿得病,你可还能给予咱一粒灵丹妙药?放心,咱绝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