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_第五十六章 插秧以后是清明(求收藏求推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插秧以后是清明(求收藏求推荐) (第2/2页)

  但是后来二爷爷家几个叔叔吵得不可开交,面和心不和的,所以四爷爷就把这个事接过去由他们家来组织了。

    虽然每家就来了一个人,除了张安家来了俩以外,但是四爷爷家的堂屋已经快要坐满了。

    这样的家族大事,家里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都要过来的。

    跑的不积极的人都要被老人用烟杆敲打。

    小婶子提着茶壶挨个给大家倒茶,张安看到以后便接过茶壶,给一众叔叔们倒了起来。

    等到人来齐了以后,四爷爷跟二爷爷就开始说起事了。

    下面的小辈们只管听,当然了有问题的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提出来。

    但是这一套已经用了很多年了,大家其实都没有什么异议,已经习惯了。

    主要就是需要一个出头来组织的人,把大家组织起来。

    然后每家每户按人头凑钱出来,用来采购清明这一天挂纸用的所有东西,包括香纸炮烛和大家的吃食。

    虽然张家在长箐是个大姓,但是大多数人家都已经出了五服之外。

    所以这种事情其实就是自家这一脉的人组织起来。

    其他的亲戚也就是平日里谁家有些什么事,大家都出手帮一把。

    张安家这一脉的人口不少,但是其实是二爷爷家这一支做出了大贡献。

    为啥。。。

    因为张安家这一支,三家人加起来就只有十一个人。

    而四爷爷家因为几个姑姑都已经出嫁了,所以也就只剩下五个人。

    但是二爷爷家不一样,他们家人丁兴旺。

    二爷爷有五个儿子五个儿媳,还有八个孙子孙女。

    这样一算下来,他们这一脉都三十几个人了。

    在当天晚上的时候,大家就先把钱给凑出来,第二天早上好上街买东西。

    按照大人五块,娃娃一块的份子凑。

    到时候就多退少补。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刚亮。

    张安就被张建国叫起来了,因为家里有车,所以今天上街买东西肯定是要张安跟着去的。

    起床洗漱完,吃了王芳煮好的面条以后,张安就来到四爷爷家里。

    今天要在四爷爷家这边开火准备,因为他们家挨着村里的水井,用水比较方便,不然挑水也是个麻烦事。

    最后决定了四爷爷跟张建国,还有二爷爷家的大叔张建忠和张安四个人上街去买东西。

    这就是当时张安看中皮卡的原因,能多载几个人,还能拉货。虽然现在还没人管,车斗里面也能做人,但是还是安全重要。

    张安开车很稳,因为有老人在车上,所以张安没开多快。

    从村里的山路上下来,进入县道,没一会就到镇上了。

    让四爷爷感叹有了这车,进城都方便了不少。

    村里很多人家也是今天要组织挂纸,看着张安家上街买东西都是开车去的,而自家还是得走路去镇上,都在训导自家娃娃要好好读书。

    长大出来以后也要挣大钱,像张安一样买个车回家。

    这在大多数村里人的眼里,已经算是光宗耀祖了。

    ----------------------

    昨天收到责编的消息,今天也收到了站短通知。

    这本书五号凌晨就上第一次试水推荐,新书真的非常需要大家的支持,试水之后是否能晋级下一轮推荐,需要大家帮忙收藏跟追读。

    所以恳请大家能点收藏的帮忙点点收藏,能追读的朋友帮忙追读到最新的一章,觉得还可以的朋友有票的也可以帮忙投个票,先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