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Action(3)  (第1/2页)
    这一场戏,是曹植在《新三国》中第一次出现。    建安十五年。    铜雀台建成,曹cao准备大宴宾客。    宴前,曹cao命司马懿通知自己的子嗣前来参加宴会。    这也不是一场简单的宴会,在许多人眼中,曹cao在宴会上针对诸子的考察,将决定世子之位的归属。    曹丕的幕僚将此告知,曹丕心神受之牵扰,陪同司马懿一起前来通知自己这位同母的弟弟。    曹植府上,笙歌宴饮,宾朋满座。    曹植自幼多有才名,深受士人追捧,而当世的政治格局当中,士人、士族在任何一方势力中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哪怕曹植时常放浪形骸,酩酊大醉,但曹丕对这个弟弟的重视也丝毫未减。    曹丕很会伪装,所以他认为曹植也是在伪装,所以他从不放过任何试探和了解对手的机会。    那么,这个时候的曹植又是怎么想的呢?    许希在通读剧本后,用了很多的时间来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曹植,毫无疑问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家,但他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不管是从《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还是正统的历史典籍里,都能看出他在政治方面的浅薄和幼稚。    因为出演的《新三国》,所以要抛开真实史料,仅以《三国演义》和该剧集的剧本为核心继续深入分析。    作为曹cao的嫡子,曹植对世子之位当然不是全无想法,但是相比曹丕步步为营、处处算计的城府和行动而已,曹植在争取世子之位方面的作为几乎等于零。    他通常在身边士子幕僚等人的建议下才会有所行动,并且他所作的也大多是邀请他人参加宴会,品论诗赋。    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到他其实是一个偏向与理想化的人,同时,人以群分,聚集在他身边的年轻士人也多是如此。    因此,可能在曹植简单幼稚的政治思维中,拉拢旁人,他那样的行动已经足够了,他也只要再博得父亲的欢心和喜爱,就能得到世子之位。    如此思想,放在现代社会,受过电影电视熏陶,又在学校里学过真正屠龙术的学生们,都不会想得那么简单。    可时代的不同,导致了视野的局限。    况且,当局者迷。    当然,在表演过程中,并不需要许希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作为后人才获得的一丝丝优越。    他是曹植,他不知道政治上有那么多花样,他不知道就连他的父相,威震天下的曹cao,也不会且不能只随自己的喜好来定下世子之位。    他是曹植,自幼天资聪颖,才高八斗,下笔成章,名传天下,士人敬仰。    他是曹植,曹cao的嫡子,文采风流,仪表不凡,备受喜爱,深得人心。    他是曹植,狂放不羁,率性而为,豪情洒脱,浪漫乐观。    世子之位,我想要。    但生活无需因此而改变。    酒在手,喝便是了!    ……    表演还在继续,这段许希也没有剧本,编剧也没有任何具体的描述。    但摄像机没开。    这可以说是剧组另类的试戏,也可以说是为了照顾许希所以让他先一步体验并入戏。    许希唯一知道的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