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与过去和解  (第1/2页)
    既然是民族歌曲串烧。    顾城打算只截取每首民歌最洗脑的精华部分,比如羌族神曲《娅咪》的女声部分。    一听顾城要宣传羌语歌,李兴绣老师给他介绍了个羌族小姑娘。    小姑娘长相略显青涩,但是眉宇间是满满的灵气,而且大大方方的任顾城打量。    顾城下意识的放柔了声音。    “你叫什么名字?”    “尔玛那依!”    “几岁了?”    “十六岁!”    “会唱羌语歌吗?”    “这你可找对人了!”    说到唱歌,尔玛那依神色就变了,双目焕发了夺目的风采。    “不是我吹牛,我可是我们羌族里最能歌善舞的姑娘!”    “不错!唱歌要的就是这份自信。”    顾城点头轻笑,递给她一份曲谱。    “这首歌叫《娅咪》,你唱两句试试看。”    尔玛那依拿到曲谱后,稍微熟悉了一下直接就开始清唱。    “得吉扩玛娅咪不斯斯莫多那哇”    姑娘请别生气姑娘今天天气很好    “纳吉纳鲁娅咪噶个多芬娅咪”    姑娘吉祥如意姑娘我爱你    “得吉扩玛娅咪不斯斯莫多那哇”    姑娘请别生气姑娘今天天气很好    “纳吉纳鲁娅咪噶个多芬娅咪”    姑娘吉祥如意姑娘我爱你    ……    顾城挑眉,着实有些意外。    尔玛那依的嗓音完全不输专业歌手,清唱时空灵而温柔,给人一种来自于时空久远的呼唤的感觉。    加上汉羌同源。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都是在黄河流域,修养生息,同根同族。    羌语编成民族歌曲后不仅别有一番韵味,也让顾城觉得格外亲切。    尔玛那依唱完之后,期待的看向顾城。    “怎么样?”    顾城肯定的点头,“你的嗓音不错,很有感染力,再练习几遍就可以录制了!”    “谢谢!”    尔玛那依一下就笑开了,露出了整齐的白牙。    少数民族确实能歌善舞。    尔玛那依在面对镜头时,没有丝毫怯场,这让顾城接下来的拍摄以及录制都非常顺利,只花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这段歌曲的录制。    年关将近,顾城年前还有不少行程。    颁奖礼都有好几个,不过顾城都让刘宏光代为出席了。    经历过金曲奖一事后。    顾城这张《流金岁月》,在哪个颁奖典礼都是碾压状态,刘宏光代为领奖都领到手软了。    因为行程紧张,所以雅安拍摄完后,顾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云~南拍摄。    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南诏古国,佛道胜地。    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似乎有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魔力,顾城他来了这么多次都没有丝毫厌倦。    有了清晰的拍摄方向。    接下来的时间里,顾城在拍摄丝绸主题相关的文化景点之余,会顺便考察当地的民俗风情。    当然民歌也在他的拍摄范畴中。    说到民歌,拥有“花灯之乡”、“民歌之乡”、“山歌之乡”的弥渡就不能不提。    弥渡山歌小调口口相传。    弥渡县城过去曾是各省游民杂居之地,南来北往的马帮不仅给这里驮来了商业的繁荣,也给这里捎来了夜深人静时思亲的吟唱,于是用歌声释放赶马人的怀乡之情,用歌舞驱散飘流他乡的孤独,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引起了常常经受着生离死别心痛的当地人的共鸣。    它就像一部长诗,记录着弥渡的时代变迁,抒发着各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    这首民族变装神曲《弥渡山歌》,就是就是云~南汉族民歌。    苏柒他们结束新疆行程,赶到云~南与顾城汇合的时候,他正邀请弥渡县城的少女们隔江唱《弥渡山歌》。    “咿~~~哪~~~”    “山对山来崖对崖,”    “蜜蜂采花深山里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    “梁山伯为祝英台,”    “咿~~~哪……”    一群穿着名族服饰的少女,用洪亮的嗓音演唱山歌。    场面真的非常壮观!    钟齐和苏柒真的被怔住了!    “卧槽!顾城,山歌这么好听的吗?”    “我根据当地的民歌,改编了一点的。”    顾城看向苏柒,“柒柒,你们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不久!”    苏柒神色还有些恍惚。    “顾城,这首山歌也要放进节目里?”    顾城点头,“我要搞一首民族串烧,所以各个民族歌曲,都会来一点。”    “民歌串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