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九章,乌合之众(求月票) (第6/6页)
了一眼,就被果女和夸张的标题给吸引了。 北欧大战索马里,为何惨败? 死伤过万人的大战,原因竟是这个? 太惨了,成千上万儿童无家可归,竟然是因为亚丁湾海战? 每日快讯邮报的报纸,直接连续刊登了三份报纸,并且是每一份都印刷了很多。 除此之外,利润的大头都让给了小报亭这些渠道,报社本身的利润极低。 对于许多年这个举措,报社里的管理层都很有意见,因为大家忙死累活,钱却被别人赚了? 相反,那些小报亭的小老板们,一个个都两眼放光,卖力吆喝。 原本是每日电讯报、卫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大报纸的天下,现在却被小报亭们集体改口。 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当然了,小报亭老板们狂赚,许多年也不会少赚,而且赚得比这些人都要多。 因为就在一个上午的时间,他的这家小报社,直接卖出去八十多万份报纸。 虽说是因为连续印刷了三份,平均下来,每一版的销量也只是三十万不到的样子。 可饶是如此,也是赚疯了啊。 而且,这只是一个上午的销量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口碑发酵,报纸的销量只会越来越高。 到了晚上,每一版的销量已经超过四十万了。 这个时代的伦敦,总人口数量突破了八百万。 如此多的人口,一天之内的报纸销量达到一百二十多万,这是非常正常的数据。 毕竟这可是伦敦,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首都,全世界的中心。 生活在这里的人,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市民每天的阅读时间是非常长的。 要不然,伦敦大街小巷的报纸那么多,怎么可能活得下来? 连每日快讯邮报这样的小报社,都能存活一年多,可想而知,伦敦市民对报纸的宽容度是有多大了。 因此,这个销量,是十分正常的数据。 许多年很淡定,可是每日快讯邮报的管理层们,却无法淡定了。 下面那些刚招聘回来的员工,一个个也都打了鸡血似的,充满了干劲。 转过天,是周二,每日快讯邮报继续发力,销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直接是突破一百六十万大关,简直赢麻了。 只不过,每天都是三版报纸发出去,大家都应接不暇。 标题党这样的事儿,很快就把整个伦敦报业给冲刷坏了。 不少编辑连夜加班加点,都想要研究一下每日快讯邮报的编写方式,然后应用在自己的文章上面。 没办法啊,他们的老板已经发火了,如果再提高销量的话,那就等着卷铺盖走人吧。 短短两天时间,伦敦报业就迎来了剧烈震荡。 谁都没有想到一家小报社,居然会以如此迅猛的方式,登上伦敦的大舞台。 并且快速向伦敦周边地区扩张。 这绝对是令人十分震惊的速度,太可怕了。 而太阳报的梅铎,却看着每日快讯邮报的报纸,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没有想到许多年那么牛逼,短短一周的时间,直接让一家小报社起死回生。 简直绝了! “现在这家报社的报纸销量是多少?” “今天的销量是一百六十多万,平均每一版的销量超过五十万” 听到下属的汇报,梅铎更加后悔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业内人士关注的是每日快讯邮报这家小报社,但外界已经彻底沸沸扬扬了。 因为许多年的关系,每日快讯邮报的触角已经开始伸向大不列颠全国,并且还向对岸的欧洲大陆开始建立根据地了。 索马里的事儿,必须要宣扬出去,而且越快越好。 所谓的闪电战,不外如是。 时间推移,许多年每天也跟布拉奥他们进行电报联系,确认索马里那边的情况。 除此之外,也跟港岛那边进行联系,确认华润公司的商船可以顺利从亚丁湾通过。 同时,他还给港岛的孙国华发去电报,让对方重新派人前往南部非洲,反正他是不希望再看到毕仲翰了。 后者也不知道还在不在南部非洲,许多年也不管这些了,反正钱和货都在许多年身上。 等到时候许多年回去港岛之后,就把那些铜铁矿原材料卸下来,然后再通知孙国华他们。 现在,伦敦这边的事情还没结束,许多年必须坐镇这里。 只有索马里度过此次难关,亚丁湾那边,才能恢复正常。 当然了,在报纸上打口水仗,只是挠痒痒,最关键的还是把第二波来犯的白人海盗给打退,那么一切就会归于风平浪静了。 通过布拉奥他们的回复,最近这些天,从亚丁湾通航的商船还是络绎不绝。 似乎,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只不过,发达国家的船队,减少了一些。 听到这个消息,许多年已经联系好了伦敦的一位军火二道贩子,准备做个交易。 很明显,白人海盗们,肯定不会吃下这个暗亏,定然要找回场子。 而且亚丁湾那边,必须再次进入黑暗无序时代才行,否则,白人海盗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