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一章,高铁和橘子 (第1/6页)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正文卷第四百六十一章,高铁和橘子白云城,连新路的公园大楼。 许多年跟康时清随意地聊着,有聊到最近国际社会上的事儿,也聊京城那边的事儿。 后者当然很高兴了,因为基本上确认了,核电厂会搬来南方这边,就在大亚湾那一带。 核电厂一旦落成,开始发电之后,那么白云城的经济发展,将会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现在京城那边,关于经济发展这一块的讨论,具体是什么风声?” “这话应该是我来问吧?” 听到许多年询问什么风声的事儿,康时清顿时错愕不已。 要知道前者绝对是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在京城那边的关系,比他这个体制内的领导,还要强很多。 却反过来被询问关于京城那边对经济发展的风向问题,这不是搞反了嘛! “没错,就是问你,而不是你问我。” 许多年点点头,继续道: “你作为领导,应该比我更关注京城方面的消息,也比我有更多渠道获知京城方面的消息。” “白云城这边,虽然是经济发展的桥头重镇,但谁又可以确保呢?” “大亚湾在那个位置,那边附近有什么大平原,老康你比我还清楚。” “我想说的是,如果上面真的已经明文规定,大搞经济建设,那你的机会来了。” “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到时候别说什么平步青云这四个字,直接冲进去京城,也不是什么难事。” 聊到这里,康时清的表情,已经非常严肃了。 很明显,他知道许多年肯定有什么计划,也知道许多年可能有什么想要做的事儿。 只不过这些事儿,貌似不是他一个地方小领导能决定的,还得看京城方面的决定才行。 就像西水村到白云城的高速公路,也是京城方面批准了之后,才允许建设的,康时清哪敢直接答应啊? “是不是你又准备投资什么企业了?” “不是我,而是别人!” 许多年摇摇头,然后把黄嘉诚、霍建东等人的想法,简单说了一下。 短期内来说,霍建东他们还不会组队前往京城那边。 但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又或者是七九年国庆节。 反正就是这些时间段,有很大可能要去京城那边了。 特别是七九年国庆节,那可是三十周年国庆日啊,绝对是要去京城那边的。 去不去都好,上头肯定是明确了要搞经济建设的了。 穷太久了,也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了。 康时清闻言,顿时激动不已。 虽说霍建东的胃口最大,直接就要了南沙这块地,黄嘉诚等其他人的想法也同样天马行空。 然而,许多年却别无要求,这却是让康时清错愕不已。 “真没有想法么?” 错愕之余,他又很失望,因为他更加看好许多年,也更加信任许多年。 即便是霍建东,康时清也没有那么信任。 或许,可能,大概是亲近关系吧。 尽管霍建东在北方战争的时候,帮了很大的忙。 但霍建东的功劳,跟许多年对比,却完全没有可比性。 要知道,现如今的内地,拥有的核潜艇、车载核导弹、航空工业基地等等,这些全都许多年的功劳。 比如说航空工业基地,里面有好几款战斗机、运输机、轰炸机、侦察机等等,背后都是许多年提供技术资料、航空发动机等支持。 几乎是贯穿了许多年从六六年前往港岛之后,到现在七七年的整个十一年,他都在给内地输送这些物资。 价值已经无可估量了。 否则的话,康时清也不会自愧不如了。 京城方面那边,一直喊话许多年,常回家看看。 这个家,指的是京城的北河胡同,也可以说是文津街。 “有啊,我肯定有想法,只不过,你们现在还不足以支撑我的想法。” 许多年呵呵直笑道。 他看中了原时空二沙岛跟东站这一大片土地。 这块地也可以说是后世白云城最为核心的商业中心。 然而现在只是七七年罢了,即便是到了九十年代,也依然无法支撑许多年的想法。 所以,这块地,要来干嘛呢? 甭管未来这块地的价值有多高,但是现在,它也仅仅只是一块普通的地而已。 “真的?” 康时清顿时兴奋了起来,连忙追问许多年到底有什么想法? “我这个想法,恐怕要到八十年代,才会提出来,所以现在提出来,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说呢。” “我们聊点其他更有意思的事儿吧。” “比如,孙先生之前提出的全国铁路网这个宏伟设想!” 听到许多年的最后面这句话,康时清顿时呆滞了。 孙先生?国父? 这个时候提他干嘛? 虽说康时清也必须承认,国父是一个伟人,但当下这个话题,不适合讨论吧? 也没有什么关系啊? 见对方满脸迷糊,许多年只好说了一下,当年孙先生在建国方略里面提出,全国要修建十六万公里的铁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