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交易 (第2/2页)
现,除了在补给点修筑工事外,他们也分了一部分士兵,开始向其他据点前行。 又是一天后,荒原都方面军后续部队抵达,一部分留作休整,其他人则开始继续前行。 而早前派出去的士兵们,又控制了一个据点,其余的三个据点则都已经被帝国掌控。 原来如此。 后续的士兵们,在两个据点前,拉出了一条阵线。 景诚随即给这条防御线进行了命名,“巨都北方面防御第一纵列。” 阵线是用来拉宽战场宽度的方法,毕竟只有一个据点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围攻,被围住的话就进入了被动的局面,敌人可以随意用武器砸据点,直到把那里打成一片废墟为止。 而拉宽战场则会分散敌人兵力,防止包围。 虽然分散兵力会让敌人得以在战场投入更多的兵力,但很显然,如果被包围就连撤退的能力都没有。 景诚将视线拉回城内,并在城中划了五千人出去,向北进发。 三个师对一个师,优势在我。 无人机数量有点不够了,景诚看了看,能去北边支援的只有十架。
有一架算一架吧。 总之,景诚将北方的总共一个满编师全部划分成了一个师,命名为‘北方面防御军’,将荒原都方面军的师长松元勋拉了过去暂时当那边的师长,荒原都方面,则提拔了燕文轩做师长。 这样算,巨都一个师,荒原都一个师,北方的防御军一个师,他就有三个师了。 虽然其中两个师都只有一半的人。 不对,有四个师。 还有个233师。 因为装备严重不足的原因,233师作为唯一一个军用化装备的独立师,自然要使用最好的武器,景诚还打算在里面配个装甲营,配个火炮营。 虽然说军工厂已经在全力生产了,但显然每天消耗的弹药量大于生产力了,目前只是靠着旧库存在撑着。 对于这种情况,现实曾有个国家给出了方法——那就是将军备科技承包给民办公司。 但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景诚收缴武器的政令还在执行,已经算是把所有军火商得罪了一遍,那谁还愿意为他提供军械? 军械承包给民办,目前而言是不现实的,既然如此,就只能买了。 当然不是找军火商买,而是找叛军买。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选项卡了——外交。 在外交选项下,可以与对应国家进行一系列外交活动,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外交活动并不包含持续性的外交活动,而是针对性的外交活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交面板并不会包括更广义的‘决策’,只能单独招募外交人员。 景诚点击了势力面板,面板中只有一个星球:渡鞣星。 此时的渡鞣星有三个大型势力,帝国,叛军,和景诚。 点击叛军,点击外交面板,点击交易,选择军火交易。 滴滴! 通讯接入。 “初次见面,朋友。”视线之中,一个短胡穿着军用外骨骼装甲,背着枪的男人,出现在视线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