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 教 (第1/5页)
家教 老于教书多年了,渐成一种习惯,什么事都要教育成一个模样。 这几,觉得七岁的儿子也应该好好教教了,否则明年上学还有什么体统。 不觉已是午饭,妻摆好了菜,上饭,儿子提筷。 拨放下,提法不对。斳老于大吼一声。 妻,饭勺掉地。 儿子,筷子发配到地下。 拨今发什么疯?斳妻。 拨这是家教,你不懂。儿子,看爸爸的,这是正确的方法。斳 儿子双眼呆视,拾起脏筷依样画葫芦。接着学夹菜、盛饭…… 吃饭要学,走路要学,睡觉也要学……什么都要学。 东西,得有个摆处;人,得有个规矩。老于的哲学。 终于,有一。 妻大怒:拨你整教呀,学呀!没个完的!哪个猴年马月能完?斳 拨没完?儿子没有结婚我们教。结婚由他老婆教。家教这东西,永远没完,没完!斳老于也大怒。 妻呆。 儿也呆。 下面是老于写的读书笔记: 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老子是先秦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我之所以还要 对他进行专门的介绍与评价,当然是由于我个人对于老子的认知,有着完全不同 于任何你之前所看到或听到的结论。而在展开我的介绍前,先摘录一段网络上关 于老子的评介文字,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 籍贯也多有争议,普遍认为是陈国苦县,依据为《史记·老子韩非列 传》,书中明确提出老子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 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 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 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 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 着作之一。 周灵王二十一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 室史。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学 习知识。 周景王十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 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丘十 七岁,问礼于老聃。 周景王十五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 4 藏室史。 周景王十九年,二十六岁的孔子适周观光, 拜访老子。 周敬王十九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南至老子故 里向老子问学。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 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 老子,听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 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 是得留下一部着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下来。几后,他交给尹喜一 篇五千字左右的着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这部着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 经》。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 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胡适却认为, 老子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 唐高宗乾封元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 符六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那么,我眼中的老子又会有何不同呢? 先抛出我的结论吧:老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窥破“机”,并留下文字 记录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机会窥破“机”的人肯定不止一个,但留 下文字的人,应该只有老子一人,因此,老子与他的《道德经》, 对于今处于高度发达文明但同时又面临系统性危机的人类而言,具有无比重要 的指导与警示作用。 那么,什么是“机”呢?也就是所谓的人类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 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如果,数千年前的老子已经洞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为什么时至今日的所 有哲学流派、哲学家仍然不可回避这三问?答案不是已经有了吗,就在老子和他 的着作里嘛。我的回答是:不仅老子,还有孔子,也都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的终 5 极真相,包括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甚至较为直接、 真实地描述了这个真相。但遗憾的是,这三家留下的诸多经典,或出于作者的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