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神道碑 (第2/3页)
又看看其他两位,最后看向棋盘对面的大将军。 “如何?你敢说不是哄骗之言?若大将军果真信了你的话,走出这武斗街,你可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兀那小子,其心可诛!” 李往矣并没有回应这番话,而是顿了一下,神情从容道:“大将军,我乃北止戈洲,四大儒家书院之一寒山书院的上院门生。” “在来南梦华洲之前,吾曾于一座荒岭之上,促成一场天地封正,让一位神魂破碎,命在旦夕的桃花妖,受封为天地正神。” “所以我敢放言,只要大将军愿意让我为君立下神道碑,将军与诸位将士,定可回归人世。” 边上的三位战将同时呆愕。 大将军也一脸惊诧。 甚至整个武斗街,都为之一静。 “天地封正?你主导了一场天地封正?” “不错,大将军明鉴,这种事情是做不了假的,我若未行此事,岂敢拿它来哄骗大将军?将军请看!” 话音落下,李往矣长袖一拂,棋盘之上立即出现了一副由山河气运和人间神火组成的《大洲神道图》。 此一图,尽揽北止戈洲山河风物。 大将军与麾下将士,虽然来自数千年的南梦华洲,但是对于天下九洲的山河形势,都有了解。 看到《大洲神道图》中熟悉的山川风物,大将军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 虽然远离人间已数千年,但属于家乡的那些记忆,却一丝不曾忘却。 “先生果然曾促成一场天地封正,真乃人间奇才也!” 有此一洲神道图,天地封正之事应当不会有假了,若非如此,身为儒家读书人,如何能得北洲神道认可? 三位战将也都震惊而带着敬畏地,看着面前端坐的青衫书生。 他们真小瞧他了,区区一儒生,连半步圣境都未踏入,竟能主导天地封正,这等盛举,他们闻所未闻。 数千年过去,人间已然变得如此繁盛强大了吗? 面对着他们这或惊异,或崇敬的目光,李往矣却表现得很淡然。 “大将军谬赞了,不过是侥幸而已,不过此举却是让我有了一些与天地勾连的明悟。” “如此,大将军可还怀疑神道碑一事?” 大将军摇了摇头:“自是不敢再猜疑先生,只是先生如何确认,某之故事,可入得神道碑,并得洞天大道法则认可?” 李往矣从怀中拿出了一本书籍,道:“我白日刚入落星城时,曾于城南锦绣斋购得此书,看过大将军与诸位将士的生平之事后,感佩莫名。” “不说是立一座神道碑了,就是著书立传大将军也当得起。” 大将军接过李往矣递过来的书籍,只见书封上写着五个字《梅花史公传》。 看到这个名字,大将军神情怅然,似乎有些唏嘘。 而旁边的三位战将,却十分激动:“这落星城中,竟然有大将军的传记?” “先生,可否让我等观阅一下这卷书?” “当然。” 李往矣将大将军递回来的书籍,转给三位将军,清风一飘,便到了他们手里。 他们立即凑一块翻阅起来。 阴雾笼罩的梅树林中,也走出了一道又一道身影,都聚拢在三位战将的身边,一起传阅《梅花史公传》。 良久之后,一位战将满脸泪痕地道:“世人到底是没有忘记大将军,此书也未有一丝偏颇与贬低。” “大将军,世人仍在传颂您的功德与威名!” 末了三位将军,与所有从梅树林中走出来的将士身影,一起对着李往矣躬身拜道:“多谢先生!” “不敢当,晚辈受不起这等大礼!” 李往矣赶紧让开,不敢受礼。 将士们却还是连拜了三拜,起身后看向李往矣的眼神,仍充满了感激。 李往矣作揖行大礼回道:“应当是晚辈拜见诸位将士,大将军和诸位前辈,皆乃是天地英豪。” “人间有你们,九洲有你们,才有如今之安宁繁盛!” 互相拜过之后,大将军摆了摆手,诸将士立即静默下来。 “先生请坐!” “大将军客气。” “虽然他们已经拜过了,但某还是得多谢先生,诸位兄弟追随我誓死杀敌,战死沙场,魂丧他乡,有此一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