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牧野之战在即,我决定摆烂_第0109章 三千对七万,优势在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09章 三千对七万,优势在我! (第1/3页)

    第109章三千对七万,优势在我!

    经过几时间的行军,殷受德率领着大军渡过大河,抵达南亳城外围。

    此时的南亳城,已经被东夷的数万大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城中守军不过五千余人。

    由于没有城墙,所以抵抗进攻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双方就隔着一两个人高的黄土垒墙作战。

    要不是拥有精良的装备,南亳城的守军都坚持不到现在。

    不过,殷受德手里能够动用的兵马,也只有区区万余人,其中一万人是步军,完成训练的骑兵更是只有一千出头。

    军队在战场二十里外驻扎了下来。

    总共就这么点人,而且还是纣王御驾亲征,要是直接莽过去中了埋伏,大商当场就得亡在这儿。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驻扎之后派了二十饶斥候队伍,先去前线打探情况,然后想办法混进南亳城里,跟飞廉取得联系。

    殷受德坐在战车里,感觉有些闷热,便从车上跳了下来。

    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连茅草都有一人高,是个隐藏埋伏的好地方。

    在周围随意走动了一会儿,前去查探情报的斥候回来,明了前线的情况。身边一身铠甲的祖晏当即迫不及待地奏请道:“大王,救人如救火,我们现在赶紧带兵杀进去吧。等丰国和逄国的救兵抵达,就能一举歼灭这些反贼。”

    祖氏与武氏同为王族旁支,而论资历和辈分,祖晏比武昱高出一截,所以对于殷受德委以武昱重任这个事情,祖晏的内心是十分不满的。

    他此时跳出来,就是故意想要表现一番。

    殷受德哪懂这些?他强装镇定,看向武昱:“你怎么看?”

    武昱沉思片刻,:“臣认为,此时王师当按兵不动。”

    祖晏一听,顿时大怒,呵斥道:“你到底懂不懂用兵?现在敌人不知道我们已经来了,而我们也已经跟城内的人取得了联系,现在就应该两面夹击,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武昱却不愿与祖晏争执,而是冷静地解释道:“丰国与逄国虽向我大商臣服,然则成败岂可寄托于他人之手?若大王攻入南亳,据城而守,而丰、逄二国的救援却迟迟未至,那时吾等岂不是自陷死地?”

    殷受德一听,顿时暗道好险。

    若非武昱,他此时一头扎进去,还真有可能出不来了。

    祖晏并不知道殷受德心中所想,他不服气地道:“那你要怎么办?难不成这南亳城我们不救了吗?”

    面对急躁的祖晏,武昱不紧不慢地道:“出发之前大王了,用兵之道,在于出奇制胜。此时我军长途跋涉而来,虽锐气正盛,却不耐久战,若不能一战而下,必然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更何况东夷人必定时刻警惕我军突袭,此时当以静制动,消磨其耐心。”

    殷受德连忙对武昱:“对对对,伱得很有道理!”

    才就是才啊,只听了《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就立马能够活学活用。

    随后武昱又接着建议道:“大王,此时可再修书两封,派人前往丰国和逄国求援,而且此事当大张旗鼓,闹得人尽皆知。”

    祖晏梗着脖子反驳:“求援一事,等同机密,岂可闹得人尽皆知?”

    武昱没有多做解释,而且他也看出来祖晏对他的不满,当即乜了祖晏一眼,厉声厉色地训斥道:“我自有我的用意,大王已授予我统兵之权,你难道想要抗命吗?”

    看到武昱那神态,祖晏感觉武昱仿佛在对他嘲笑,顿时更是恨不得跟武昱大战三百回合。

    但是现在是两军阵前,军令如山,他却是不敢违抗。

    根据武昱的部署,短短半之后,纣王率领王师一万前来救援,并且派人前往丰国和逄国求援的事情就传到了还在围困的东夷叛军那里。

    骤然听纣王御驾亲征,率领王师前来救援,他们还慌了一下。结果听纣王就带了一万人来,而且还要找别人求援,他们顿时就起了轻视之心。

    “纣王只有王师一万,就敢来救援南亳城,这是打算来送死吗?我们要不要直接把纣王给宰了?”

    “不急,跟他耍耍。援兵未至,纣王必定不敢开战,我们可先从容攻下南亳城,把好处拿到手再。”

    南亳城可是繁华富庶之地,钱粮无数,两人早就盯上了,如今有机会染指簇,更是不愿意坐失良机。

    又是两过去。

    东夷人原本还防备着大商王师从后面偷袭——毕竟一万人也不少了——但是防备了两的时间,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甚至于东夷的斥候都没有找到王师在什么地方。

    周围都是人迹罕至的山林沼泽,一万人分布在山林间,让几个斥候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丰国和逄国的援军,却也是迟迟不见踪影。

    东夷人料想,两国援军不来,纣王必定是不敢动手的,于是也就不再把注意力放到这一万王师身上,而是集中精力进攻南亳城。

    南亳城中,飞廉也在率军苦苦支撑。

    要不是他战争经验丰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