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 (第2/4页)
。 “朝廷还要打。”周良寅敏锐的察觉出了形势,朝廷还要继续对土蛮汗动武,不把土蛮汗彻底赶出辽东决不罢休,如果不打,就不应该只给白银。 给生活所需,让他们安生才是道理。 “打肯定要打,不过我们边军守城就够了,打,京营来就是。”王如龙让周良寅放宽心,冲锋陷阵领功劳这活儿,不会让周良寅上的,他一个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上了战场也是送人头。 周良寅已经从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进化到了左右手一抄就能抄到两只鸡的水平。 “这谁的主意啊,这么损!”周良寅越琢磨越觉得不对,这种主意,不太像是朝中整讲仁义礼智信的明公们能干出来的! “周御史慎言,慎言。”王如龙略显尴尬的提醒周良寅,不要胡。 王如龙如此谨慎,周良寅瞬间明悟,这损点子,是陛下出的。 白银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保暖,而且现在大宁卫的存在、西北清理族党后,所有走私线都断了,白银能够换到的货物少之又少。 “咳咳。”周良寅略显尴尬的咳嗽了两声,他疑惑的道:“土蛮汗又不傻,他能答应?” “你看这是什么?”王如龙从钱袋子里弹出三枚硬币,制作精美的银币,在地上滚了一个圈,稳稳的躺在了桌上,银光闪闪。 不是白银,而是银币。 这是大明这次使用的货币,银币是一种硬通货,而且其制作十分精美,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朝廷在铸钱制币,但是现在产量和规模都很有限,物以稀为贵,由不得土蛮汗不答应啊。”王如龙看着银币,面色复杂,他很怀疑,即便是没有强兵,皇帝也能把土蛮汗给活生生的玩死。 王如龙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银币最大的防伪就是吹响,但其实往里面添加铅锡,径过一寸也能吹响,皇帝在文华殿演示假银币的时候,差点没把张居正给吓死。 皇帝带头做假币,这玩意儿完全是实验性的产物,的是朱翊钧试轧印机能不能轧的动铅锡,结果做出来的几枚铅锡币也能吹响。 大明的御制银币里面已经添加了11%的铜,这是因为银子很软,加铜保证其硬度,但是皇帝拿出的是难辨真假的假银币! 张居正坚决反对,银币的含银量涉及到了陛下的信誉问题,绝对马虎不得。 最终不能成校 周良寅带着二十枚银币出发了,他要去服土蛮汗,用羊毛换银币了,这买卖绝对不亏。 他路过桃吐山的时候,看着桃吐白土官厂那些趁着冬来到之前,加紧干活的俘虏,没由来的生出了一种,人都是可以被驯化的错觉来。 桃吐山北虏俘虏超过了七千人,只有七十人看着这些俘虏,若是有人在中间搞幺蛾子,给大宁卫玩中心开花的战略战术,大宁卫还真的顶不住。 但是就是这七十人,就把这七千人给看出了,就是一道矮矮的篱笆墙,就把这些俘虏给看的稳稳当当,一直没出什么乱子。 戚帅给战俘营立的规矩是:但凡是揭发一人谋逆,便可以获得自由,揭发三人逃跑,也可以获得自由。 就这两个简单的规定,就直接让桃吐山的俘虏营,人人自危了起来,在彼此眼中都是指标。 七十人管理这七千人也是不好管理的,所以直接让粪坑将军、故土蛮汗帐下万户脑毛大,来管理这些战俘。 周良寅之所以觉得人是可以被驯化的,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些战俘,能跑到哪里去呢?跑回去找土蛮汗,土蛮汗还担心他们是叛徒是jianian细,跑向大明,大明会把他们当逃俘,被抓到就是死路一条,建州倒是个不错的去处,但是得翻长城。 活着能有个奔头,已经不错了。 至少大明承诺干五年活儿可以被释放,或者继续在桃吐山挖白土为生,一年能赚个六七两银子,运气好点,还能讨个婆娘。 能不能兑现,得看大明军的战争压力,如果压力比较大,这些人会全部送到前线填线。 周良寅看着那些俘虏住的房子,也是感慨,这帮人是绝对不会跑的,至少他们在桃吐山干活,不会被冻死,至少不用面对上下左右都分不清楚、能把帐篷都给完全盖住的白毛风。 在前往全宁卫土蛮汗金顶大帐的过程中,周良寅不禁思考战争是什么,一旦陷入了这个思考,周良寅就开始无端联想了起来,战争,似乎就是皇帝、可汗们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派遣民,不远千里的来到战场,杀死另外一个民。 农夫的儿子杀死牧民的儿子,或者牧民的儿子,杀死农户的儿子。 这个想法一出,周良寅直接吓坏了,吓得浑身冒汗,他这个想法是大不敬之罪,但是他沉浸在这个思路里,越想越迷糊。 出了青龙堡,周良寅立刻感受到了塞外的热情。 即便是打着议事遣使的旗帜,依然有不少的部族没有得到消息,上前劫掠,觉得周良寅的车队是个肥羊,都被随行的大宁卫军击退了。 周良寅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完全吓坏了,箭矢在头顶上盘旋,钉在车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