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抢着给皇帝送钱,算怎么回事儿? (第3/4页)
王崇古握紧了拳头,那两家晋商非把他们的祖坟塞块碑下去不成,告诉他们祖宗,这两家究竟干了什么蠢事,这笑话都传到草原去了。 三娘子敏锐的察觉到王崇古真的生气了,立刻摆手说道:“揶揄两句,差不得的了,再说,王次辅就该生气了。” “现在草原就这个情况,赢谁都赢不了,输谁都不肯认输,联合又不敢联合,就只能这么糊涂着了,大明和草原不同,大明做什么事,都要有个结果,但草原上的冲突,往往都是这样,稀里糊涂的开始,稀里糊涂的结束。” 三娘子见好就收,骂王崇古,王崇古会跟你对骂,骂完了生意该做还得做,但是笑话王崇古,王崇古真的会发飙的。 草原和中原不一样,草原打仗,这么稀里糊涂结束的很多,最后就是个不了了之,三娘子有时候也想不明白,大明在侧,俺答汗和土蛮汗谁都不可能赢,这场战争开始的很没道理,结束的很不明白。 “开海利厚,我在草原都眼馋,据说今年晋党分了近八十万两银子的分红?”三娘子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她收到了一些不太准确的风声。 王崇古思索了片刻,觉得这件事不算什么机密,他笑着说道:“是一百零三万,其中有二十三万是我们老王家的,账,内帑太监崔敏已经算明白了,别家不管,这二十三万,我们老王家追加到陛下开海事中,已经确定了。” “嚯!”三娘子猛地瞪大了眼睛,吝啬而贪婪的皇帝,居然爆了这么多的金币! 要知道,草原一年三趟辛苦的拉羊毛到大明,总交易规模还没有一百万银,王崇古居然独自拿到了二十三万银的分红! 万历五年,大明皇帝把内帑攒的一千万银,全部投入开海事,王崇古闻讯大喜过望,大明皇帝终于要用银子了,立刻把晋党在精纺毛呢生意里的所有银子都抽了出来,送到了宫里当买命钱。 两年过去了,大明皇帝朱翊钧终于把开海投资的盈利分红了,万历七年,投资总收益为二百七十九万,按照投资比例,进行了分配,王崇古家里真的不缺钱,索性直接追加投资。 “惊讶吧,我也很惊讶,陛下有的时候,确实节俭,但许诺之事,从不食言,当真君子也。”王崇古看着三娘子目瞪口呆的样子,摇头说道。 晋党、晋商成为开海的利益共同体和受益者这件事,说起来非常讽刺,完全是晋党为了买命,上了陛下开海大业的船,谁承想,这上了船,居然看到了回头钱!而且是一百多万银的分红! 生财有道朱翊钧,这2712万银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大量被吕宋总督府收复的种植园、造船、工坊、大明腹地棉、丝、桐园等、海外金银铜铁矾磺等矿、舶来粮等,农业占比为三成,工商业占比七成。 一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正在悄然出现。 王崇古想起了什么欢乐的事儿,乐呵呵的说道:“为了这事,湖广、南衙等地的遮奢户们,都敢跑到全楚会馆给张居正施压去了,他们拍着桌子问张居正,陛下开海投资这么大的事儿,为什么rou都给晋党给吃了,他们楚党呢?” “伱张居正清高,你了不起,你不愿意赚钱,想做道德圣人,但是花花轿子人抬人,总得让他们这些凡夫俗子喝口汤吧!” “你猜张居正怎么说?” 这是王崇古这辈子唯一一次压了张居正一头的事儿,说起来,王崇古就抑制不住自己嘴角的笑容,能压张居正一头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怎么说?”三娘子也是极有兴趣的问道,张居正一辈子都在赢,王崇古居然能在这里赢这么一次,着实是古怪的很。
王崇古摇头说道:“当初陛下开海那一千万银,是万万不够的,就跟张居正说过此事,张居正跟那些个富硕之家说此事,他们认为是让他们认捐,自然是千万个不乐意,张居正掏出了一张文书,是当初都签字画押过的,这些遮奢户们哑口无言。” 这件事没有影响陛下对张居正支持的态度,也不会影响君臣关系,那时候,皇帝把自己所有的银子都拿出来了,让人一起投资,也就是随缘,遮奢户们不肯跟,皇帝也没追究,陛下那会儿年幼,这自然显得荒谬,晋党也不是眼光超前,纯粹是为了给陛下送钱买命,这机缘巧合,才让王崇古胜了这么一次罢了。 “老话说rou食者鄙,目光就跟老鼠一样短浅,果然啊。”王崇古感慨万千,他压根不觉得能看到回头钱,甚至不看好皇帝的投资,陛下这笔银子,拿的王崇古有点心惊胆战,索性再投入就是。 皇帝陛下其实完全可以把这笔银子自己拿了,继续投入开海之中,甚至连王崇古都不告诉,都是内帑太监崔敏在督办此事,但陛下按着当初签订的合同分了红,这是大信、大义。 原始股认筹的天大机缘,晋党阴差阳错的上了船,也只有晋商为了买命上船。 “陛下还缺银子吗?”三娘子带着十足的期盼问道。 “缺,开海就是个无底洞,至少得数万万的银子投入,但不是人人有资格,这么多银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必须投入进去的。”王崇古非常肯定的说道。 过去陛下投资,所有人都爱答不理,现在,想拿入场券,那是难如登天。 “楚党、晋党、浙党都有份额,每一家不过一百五十万银,再加上内帑的五百五十万银,万历七年这一期,为一千万银。”王崇古也没藏着掖着,万历七年这一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