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章 大巨变时代 (第1/4页)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四百零九章大巨变时代“你的问题问的很好。”朱翊钧非常清楚,朱翊镠问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朱翊镠不是在数典忘祖,认为老祖宗的书,诸子百家的书不需要读,都两千年了,就该扫到垃圾堆里去了,而是在问,一千五百年前的治国经验,现在生搬硬套,真的合适吗? “首先,自然要读,没有任何大厦可以凭空起高楼,都需要极为坚实的地基,而读诸子百家,读先秦之说,就是筑地基,大明的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朱翊钧首先回答了朱翊镠这个问题中,是不是要读的问题。 百代皆秦法,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争鸣,在政治思想方面思变的收获和结晶,构成了自秦至明稳定的政治文化。 在人与神鬼的关系上,先人而后神; 在人与天道、自然的关系上,法天地而制天命,既顺天而为,又逆天求存; 在人与发展的关系上,强调人强胜天,人定胜天,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进而演化出了崇德修身的私德要求; 在人与追求的关系中,人满足了生理需求、物质需求之后,更高的追求不是自我神化,而是圣化,通过修身,成为圣人、贤人、仁人、大丈夫、君子。 最终这些探索,构成了大明的人文和崇圣。 这就是中国古代王朝的根本地基政治基础,君主专制、臣民意识和人文崇圣。 朱翊钧把为什么要读诸子百家,告诉了朱翊镠,这看起来很复杂,其实真的非常繁琐。 费利佩二世的分封制走到了尽头,大明的制度何尝不是也发展到了转折点? 朱翊钧非常明确的说道:“中原的君臣矛盾,本质上是君主专制和士大夫共议的矛盾;rou食者和生产者之间矛盾,本质上是百姓究竟是强人身依附的臣服之民还是国朝主体的矛盾;礼教束缚和自由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各阶级掌控社会资源的矛盾。” “其实根本矛盾,还是生产资料、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听不明白!哥,别念了,别念了!”朱翊镠一听朱翊钧讲矛盾,就跟炸了毛一样,噌的窜了起来,大声的喊道:“我去找熊大对练去!” 宁愿跟熊大打的你死我活,朱翊镠也不想听这些东西,他又不当皇帝,这些个大事,还是皇兄去cao心吧!他还有几十个万国美人,等着他去宠幸,他的主要矛盾就是年纪太小不能大婚、万国美人太过于诱人之间的矛盾,他能搞清楚自己的主要矛盾就不错了。 “这孩子。”朱翊钧看着朱翊镠跑的飞快的身影,摇了摇头。 耿定向、焦竑、张嗣文,曾经在民报上,定义过生产和生产力,生产力就是化自然为己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 无论是普及教育、培养工匠、技术革新,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必然让生产资料的归属、生产关系产生转变,君主专制一定会受到更多的挑战,臣民意识会向公民意识转变,崇圣会向自由、无拘无束去转变,军事。 政治、文化、经济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而现在的大明,正处于这个大巨变的时代。 其实朱翊钧想要懒惰一些,为了保证自己作为君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可以向后世的鞑清学习。 社会各個阶级都是皇帝的奴仆、议罪银、养廉银等等制度保证特权阶级的权利换取拥戴、绝不发展生产力、让中原始终处于小农经济的基本框架之下、在思想上禁锢任何思辩的风气、严防死守闭关锁国拒绝和世界交流沟通。 直到被坚船利炮,轰开国门。 那时候,朱翊钧早就死了,管他死后洪水滔天。 但朱翊钧做不到那样,他是人君,在历史长河里,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里,他只能做一个拉磨的驴。 “陛下,大喜,大喜,冉淑嫔确实有了身孕。”张宏和一个小黄门耳语了几声,面露惊喜的说道。 周德妃在万历八年上元节之后检查有了身孕后,又有了好消息传来,最近颇为受宠的冉淑嫔,也有了身孕。 “快去看看。”朱翊钧闻言也是一喜,前簇后拥的去了离宫后院,他赶到的时候,两宫太后、皇后都已经到了,都是喜气洋洋。 王夭灼自从生产之后,就一直躲着皇帝,说是在产后恢复,倒不是说完全不见,是不肯侍寝,主要是身材焦虑,孕期发胖和产后恢复,宫里自然有一套详细的办法。 “按照宫里的规矩,冉淑嫔,这有了身孕,就该册封为妃子了,就定淑妃吧。”朱翊钧看着王夭灼,询问王夭灼的意见。 “夫君说了算。”王夭灼从清纯蜕变为了成熟,一颦一笑都带着风情。 “皇帝是不是该再纳几个妃嫔了?”李太后这段时间不要太高兴,宫里接连有了喜事,她也不再一心礼佛,而是带起了孩子。 朱翊钧听闻还要纳妃,连连摆手说道:“还是不要了,最近国事多变,朝中那些个大臣怕是要拿这个说事,等两年吧。” “最近有几件大事,第一件事,从京师到大同的驰道、从京师到辽阳的驰道,这两条驰道,为期五年,一条就要数以千万计的白银,朝中士大夫们正喊着大兴土木,国之将亡;第二件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