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_第七百六十章顺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章顺驰 (第1/2页)

    第760章顺驰

    这个价格无疑比历史上路劲集团12.5亿收购顺驰的价格高了很多。

    但05年初的顺驰,跟06年的顺驰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间的这段时间,顺驰在苏州占地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凤凰城项目,因为未能及时缴纳土地款,两块地被上面收回。

    在石的家庄,两个项目被整体转出。

    金陵公司和华东公司被相继出售。

    裁员、卖地、被上面回收,再加上债务叠加等等,让顺驰的资产值,在05年这一年的时间里跌了很多。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05年初,JP摩根跟顺驰谈判,提出了一个对赌协议。

    摩根以7.5亿华夏币购入顺驰20%的股权,但如果06年顺驰的纯利润低于某数值,摩根将得到顺驰40%的股权。

    不过孙红宾不傻,并没有签。

    地块面积普遍较大,适合建设大规模的中低档住宅楼盘。

    这个速度比富华地产还要疯狂。

    但汉华持有的富华的股权达到79%,如果投钱,股份肯定要变化。

    净利润7.36亿华夏币。

    这些‘生地’,不被注重短期效益的当地开发商看好,竞争不太激烈,而且未来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但也可以看出顺驰的价值。

    而且顺驰拖欠的土地费用和银行贷款余额高达46亿华夏币。

    听着是不少,但顺驰在04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就花了80亿,拿了1278万平米的土地储备,只是长三角地区就超过400万。

    汉华持有富华地产的股权将下降到73.36%。

    “谢谢徐总。”

    “可惜了。”

    事实上,富华地产主要的投资方向,也放在城市新中心。

    整个富华地产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37.5亿华夏币。

    徐良接过来后翻了起来。

    “孙红宾果然是个厉害人物。”徐良心道。

    徐良点了点头。

    孙红宾是个厉害人物,被柳买办坑了,还能从头再来。

    “有。”

    总资产893亿华夏币,总负债356.92亿华夏币。

    虽然徐良不排斥增加股份,但作为上市公司,股权太集中也不是好事。

    徐良略作考虑,“这样吧,富华做一次定向融资,这50亿华夏币红岩来出。”

    不过市值因为上面限制房地产的策略,从700亿港元的高峰跌落到了现在647亿。

    当地政府急于出售,包括三通一平等方面的支持都会很积极。

    在全国大型房地产公司都把目光集中到核心市区的时候,他让顺驰把拿地方向放在城市边缘地带和规划中的新中心。

    徐良倒不是为了差异化竞争,而是他很清楚,未来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绿化和卫生状况良好的新城区,房地产发展潜力还超过了拥挤和脏乱的老城区。

    压力太大了。”

    通过这次融资,红岩将持有富华7.2%的股权。

    连续踩了贾老板、王老板在内的那么多坑,都能把融创做到全国地产行业top4,能力是真没的说。

    当然作为富华背后的大头目,汉华肯定有钱。

    “既然谈好了就签合同吧。”

    以富华现在的能力,一下子掏出50亿华夏币的现金确实做不到。

    沙志刚连忙拿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徐良放下资料。

    想要保住顺驰手里的地块,再加上35亿的收购款,我们至少要拿出50亿华夏币的现金。

    基本上没有拆迁的遗留问题,有利于迅速开工和交付。

    负债率38.3%。

    “你手上有顺驰最新的资产负债表吗?”

    沙志刚点了点头,“徐总,孙红宾想要全现金交易,富华目前拿不出这么多资金。

    顺驰果然不愧是能挑战万科的存在,通过七年极限资本运作,整个顺驰04年创造了92亿华夏币的销售额,不过利润比起同行业低了很多,只有14.7亿华夏币。

    现在行情不好,企业债也不好弄。

    贷款的话,利息也不会低。

    可惜这个家伙是个‘彼可取而代之’的枭雄。

    徐良也没信心收为己用。

    “你准备怎么整合顺驰?”

    对于这个问题,沙志刚显然早有准备。

    “顺驰旗下的资产主要分为三块。

    第一,房地产中介。

    第二,住宅地产开发。

    第三,物业。

    房地产中介方面,顺驰在全国拥有800家分店,尤其是大本营津门,拥有300家,是津门房地产中介行业的龙头老大。

    我的想法是,富华接手顺驰中介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开拓我们自己的房产中介市场。”

    徐良点了点头。

    很多人买房子都是通过中介购买,所以一家发展良好的地产中介公司,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